本书是对1660—1860年英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专题研究,分析了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阐释了英国社会组织和政府对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认识与对策、采取的行动及其成效。
纽约时报畅销书。 本书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一个在二战期间领导被占领法国最大的间谍网络的女人——玛丽-玛德琳·弗尔卡德的故事。 1941年,一位三十一岁的法国妇女,一位出身高贵、以美貌和魅力著称的年轻母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的领导人。玛丽-玛德琳·弗尔卡德(Marie-Madeleine Fourcade)意志坚强、性格独立。她的组织的名称是联盟,但是盖世太保把它命名为诺亚方舟,因为组织成员用动物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别名。弗尔卡德给自己取的别字是刺猬:一种坚韧的小动物,外表没有威胁,
西季威克将自己的政治学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分析与演绎研究,体现在《政治学要义》中;对欧洲及其殖民地宪制的比较研究,作者生前尚未完成;对政体演化的发展研究,便是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梳理了从史前时期直至19世纪末欧洲政体的发展,探讨了历史上各种有代表性的政体形式,如古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共和国与帝政、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城市自治,以及近代国家民主立宪政体,涉及历史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如古代希腊、罗马、日耳曼,中世纪英格兰、法兰西、瑞士、意大利与德意志,近代英国、法国与美国。作者的论述结合政体实践分析
古代罗马从“七丘之城”发展壮大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几百年间经历了军事民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君主专制等多种制度的变迁。本书以罗马政制为出发点,描绘了古代罗马各个时期的政制图景,揭示了政制对罗马社会各领域的重要影响,为我们理解古罗马的兴衰荣辱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益的思考。
本书以新自由主义政策引发的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为背景,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和2015年的难民危机为契机,将欧洲的政党政治置于多重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进而指出危机的根源为极右翼思潮抬头与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政治机会。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使欧洲主流左翼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本书聚焦探讨了极右翼政党力量的上升给欧洲左翼政党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欧洲左翼政党在极右翼政党阴影下的艰难现状,以及双方正发生着怎样的博弈。最后,在政党竞争的语境中思索了欧洲左翼政党在“阴
俄罗斯的伏特加酒与惊人的酗酒文化举世闻名。伏特加酒是很多俄罗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对于研究俄罗斯历史与政治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伏特加政治》一书中,马克·劳伦斯·希拉德认为,俄罗斯人酗酒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政治体系带来的,这个政治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将伏特加酒作为一种国策。通过回顾自伊凡雷帝到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的俄罗斯历史,《伏特加政治》一书展示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一段秘密史,一段泡在酒里的历史。仔细研究(而不是忽视)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选取中欧班列沿线重点交往的2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2008-2017年我国对相关国家投资合作效率的变化水平、区域特征、影响机制,并从投资便利化视角为我国开展对外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共分为两大部分:首部分为总报告,根据我国对外投资特点及投资效率理论机制构建了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投资综合效率、投资规模效率(“硬实力”)和投资纯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俄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本书论述了在俄国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几种政治现代化理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讨论了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提出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改革方案。在这种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环境下,俄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不符合经典的现代化模式。俄国历史进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体现为改革-反改革周期性的波浪式发展:一个周期始于亚历山大一世的自由主义改革,止于尼古拉一世的反改革;第二个周期始于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止于亚历山大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