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对文学、艺术与思想的随兴之所至的闲谈,散而不乱,都是要撇去意义的浮沫,打捞那些沉在汤底的文学的筋腱,那是让人在幽暗中徘徊时怦然心动又难以言传的微妙细节。作者邱晓林教授的写作,带着充沛的感受力出场,带领我们放大、细看这些文学的筋腱,但并不给出确然的解释,而是让我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实际感受去体会,去和作品产生连接,进而在文艺作品中出场,辨识出独属于自己的理解。
第二版增加了两篇新的内容,并综合内容和所讨论作品的时代,对篇目重新排序,阅读体验会更加流畅。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其它英语国家文学,基本按文学史的时间顺序编排。每部分开篇都有相关文学背景知识的介绍,浓缩性地涵盖了英语文学概况,包括基本文学常识、文学术语、概念、思潮、流派、代表作家及其经典作品等内容。本教材侧重于英语文学各阶段的经典原著的选读、理解和赏析,内容包括作家生平和创作、主要文体风格、主要作品目录、所选作品简介、所选作品人物列表、原著选读、注释和思考题等。附录则包含了重要且规范的文学术语解释、文学赏析思路、批评方法简介和习题,便于学生查阅和自学。
想象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走向未来,而我们这趟现代奇幻之旅,意在阐述建筑在想象基础上的“现代奇幻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刻画那一个个文学意义上轮番登台的英雄儿女,描绘那一部又一部名垂青史的奇幻巨著。此典藏版,除补充和完善初版九大章节勾勒出的西方奇幻发展盛况之外,作者大书特书,增加八万字新章节,将规模庞大、自成格局的中式奇幻文学和文化娓娓道来。
《时间的斑点——新世纪世界华文小说的问题与阐释》聚焦2010年以来世界华文小说的新论题、新生代作家与有一定辨识度的作品。第一辑“文学是思维的形体”,提出并阐释十个华文文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即在地性、乡土写作、技术流、地球人、推理核、科学思维、都市法则、文史互渗、性别书写、自我认知;第二辑“抵达故乡的一种可能”,分析“中国故事”书写的特质;第三辑“新移民”如何自处?解读“他国故事”题材的新变;第四辑“十年”,收录海外华文小说年度综述。本书为当前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材料和新方法
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文学家巴塔耶的代表作品。在此书中,巴塔耶特意通过对八位作家进行研究,表达了文学不是清白的,是有罪的观点。他们分别是艾米莉·勃朗特、波德莱尔、米什莱、威廉·布莱克、萨德、普鲁斯特、卡夫卡、让·热内。这些欧洲作家的人生际遇迥异,比如萨德,生前就已“臭名昭著”,又如威廉·布莱克、卡夫卡,则是在世时几乎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熟知和景仰。乔治·巴塔耶的观点惊世骇俗、咄咄逼人,令人叹为观止。
好书如良药,阅读即救赎。 现代社会,人们有太多的纠缠、执念、挣扎、心结难以释怀,感到迷惘,这本书就是一本通过阅读,让人们豁然开朗、轻轻放下、勇敢翻篇、奔赴新生活的书。 本书以困扰现代人的情绪、心理、社交、工作、生活方式等问题为切入点,从42部经典好书中提炼思想精华和直面问题的方法,让读者获得心灵慰藉,同时寻找自我困境的破局之道。
本书译者吴永熹定居美国之后,累积数年之功,对当今世界最活跃、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众多一线作家进行访谈。一场场真诚纵深的对话,在作者的手上开刃,滋润熨帖又锋芒毕现。奥尔罕·帕慕克、莉迪亚·戴维斯、萨尔曼·鲁西迪、科尔森·怀特黑德、哈维尔·马里亚斯、安·比蒂……面对这样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采访者,这些大作家无一例外都表现出极大的诚恳、耐心、风度与智慧。写作能力并不是独立和空洞的技巧,而是作家人生际遇、心灵堂奥与精神渊薮的合集。十七场智识盛宴,在书房的方寸之间,在文学肌底与生命景深的交织下,作家
人们常常把童话故事和迪士尼电影联系在一起,或者和迪士尼经常从其身上获得灵感的男性作家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夏尔·佩罗、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在他们所描绘的故事中,公主往往是一个被动的、顺从的人物。相比之下,本书追溯了十七八世纪以来由女性作家所写的经典童话故事,她们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勇敢又坚强的女性,有杀掉了继母的灰姑娘,也有拯救世界的女战士,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本书表明《灰姑娘》《长发公主》和《美女与野兽》等经典童话故事的历史要比迪士尼那些甜言蜜语的叙述丰富得多、复杂得多。而且,本书展现了这
在开创性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出版40年后,吉尔伯特和古芭再度合作,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者,讲述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故事。与19世纪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不同,她们的写作状态更为自由,她们的表达更为直接犀利。书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美国现代女权运动之母贝蒂·弗里丹,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阿德里安·里奇,美国的文化偶像苏珊·桑塔格、琼·狄迪恩,作家勒古恩、阿特伍德、托尼·莫里森,等等。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史,作者考察了相关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全面展示了70年
本书是一本外国文学专业学术论文集,由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欣教授、石坚教授担任主编,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赵毅衡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本论文集本着兼容并蓄、实践创新的学术理念,深入探索外国文学研究,同时将叙事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拓展至各学科领域,沟通文学、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电影等不同形式和领域,含纳叙述学、文学批评、符号学、文类研究、文学欣赏等专业门类,意在传播学术前沿成果,实现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