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日本鲁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的方向,辨析日本鲁迅学的历史起点和时空分布,指出日本鲁迅学时空重构对于清晰呈现百年日本鲁迅学的纵向贯通和横向多元、正确认识日本近代以来的两大学派对鲁迅学的影响及建构日本中国学史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意在阐述百年日本鲁迅学史实际上是百年日本精神史的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原鲁迅”和“真鲁迅”之间的纠缠、搏斗和分离。本书共由绪论、四部、结语和附录组成,分为日本鲁迅学的发轫、日本鲁迅学的成熟、日本鲁迅学多元化和日本鲁迅学的式微。
本书收入鲁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文章16篇,篇篇流传,郎朗上口,体现了鲁迅演讲的激情与语言的鞭辟入里。鲁迅先生知识渊博,演讲中常常旁征博引,点石成金,名言迭出。这些演讲文章,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全书配以珍贵的鲁迅照片,并尝试现代技术的应用,力争给读者呈现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雪庵清史》为晚明山人乐纯病中聊以自医之作。全书共分清景、清供、清课、清醒、清福五卷,分别表现了作者日常所见、所赏、所做、所思、所享。作者日常与三五友人游闽地奇山秀水,每有所得,行诸笔下,是为清景。又意颇好古,平日所赏玩有古鼎、古琴、古剑、古镜、古砚、古墨等雅物,则为清供。又植香花香草于斋头,焚香煮茗,兼习静以修心,寻真以体物,名为清课。作者忧世人沉溺于浊世而不醒,洞若观火地勾勒出世人种种惹人生厌的行径,则为清醒。能于五浊世中保持清醒,清供伴身而不玩物丧志,则可享清福。《雪庵清史》为我们了
作品集。本书为虚构散文故事合集,聚焦作者在海外的求学经历、生活琐事,以及文学写作的心路历程。收录作者在生活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作品。一个非典型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时的彷徨与迷茫,通过个人抒情写作反映自己对于文学以及时代脉络不断摸索、理解,和求知的心路历程。扎根于浮躁多变的时代,作者希望用跨文化、跨语境、跨时代的写作来探索当代年轻人如何找寻自我的声音与价值,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差异和解,并达到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段旅程。
本书稿以四库全书《次山集》、孙望《元次山集》、聂文郁《元结诗解》为底本,译注了元结的全部诗文,并按文体对作品进行了重新分类。共分为七个部分:悲天悯人的治世理想(早期诗文);趋向新乐府、披露民生疾苦的古体诗歌;乐山乐水的智者情怀(山水铭);针砭时弊、劝时救俗的杂文;内容驳杂、表现手法多样的杂记;良史信笔、直陈实情的政论公文与表刻;刚劲正直、情真意切的状与序。本书稿从元结诗文出发,通过对其作品内容进行深度阐释,对于后世系统全面地诠释了元结其人其作大有裨益。
鲁迅生前自选集
一本书读懂鲁迅作品精粹
鲁迅先生生前,只编选出版过一部自选集《鲁迅自选集》, 1933年3月,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到1942年,印刷了7次之多,可见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鲁迅先生是按照材料、写法的不同编选的,因此全面反映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所选的22篇作品,来自他的《野草》(七篇)、《呐喊》(五篇)、《彷徨》(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现代中国最有思想深度的文学家,也是最有创造性的文章家和文体家。本著作以鲁迅人生、思想和文体为问题中心,讨论社会转换与主体重建,思想变迁和情感调适,文学创作与文体建构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结合鲁迅文学创作深入分析其立人思想、怀疑思维和战斗精神及其反讽美学和驳杂文体特征。著作紧扣文本,立足细读,深入浅出,将学术性和普及性结合起来,力求满足高校教学和社会需求。
洪治纲教授主编《文艺批评前沿丛书》之一种。作者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所作的修改和推进。本书稿在鲁迅“传统”的参照下,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型进行了深度阐释,认为余华小说的先锋性在精神内核的层面与鲁迅“传统”,如鲁迅对人性的勘察、对国民性的深刻关注是一致的。而余华在以九十年代的长篇写作为标志的“转型”则是与对鲁迅的“追认”紧密联系,是一个成熟作家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余华的小说创作由对个人经验的表达拓深至对历史经验的书写。本书稿系统性地、辩证性地考察鲁迅“传统”与余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联
本书是纪念峻青先生的文集。峻青是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从事文学创作70余年,发表了4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以及诗集画集。代表作有《黎明的河边》《秋色赋》《海啸》《欧行书简》《雄关赋》等等。他的许多作品多年入选全国大中小学语文教材与阅读参考资料,译成各种文字在海内外出版,还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电视连续剧和广播节目,在一代又一代读者中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集包括纪念峻青先生的散文随笔七十余篇,诗词楹联七十余首,评论鉴赏二十余篇,通讯专访二十余篇。
“写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它是在创造某种日后将带给别人愉悦的东西。”希望您能耐心地读完这本《负暄围炉:生活启示录》,且希望我这个“孩子”可以给您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负暄”,晒太阳也。“围炉”,烤火也。晒太阳也好,烤火也好,都是闲暇惬意之事,三五熟友聚拢一起,东拉葫芦西扯瓢地摆摆龙门阵,拉拉家常呱,其间或谈古说今,或啼笑怒骂,或感慨人生,总之是百感交集。本书的内容讲述的是生活国学。何谓生活国学?生活国学不仅是概念,更是一种理念。为生活的需要而研究国学,以国学的智慧来滋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