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兰州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使用教材。全书共分7章,从矢量分析与场论入手,着重讨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内容,包括矢量分析、静电场、稳恒电场与磁场、静态场边值问题的解法、时变电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等内容。书末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和附录(三种常用坐标系下涉及的场论公式、重要的矢量恒等式、希腊字母表、常用保角变换对照表等)。本书具有“一石三鸟”的功效。具体使用中,可
全书体现了面向工程的电磁场内容体系。第1章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是全书的数学基础,重点介绍梯度、散度和旋度的定义、计算和运算规则。第2章—第5章分别从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原理、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和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推导出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和时变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结合媒质的辅助方程,讨论了媒质分界面的衔接条件;最后将电磁场问题表述为位函数的边值问题。第6章探讨了边值问题的解析积分法、分离变量法和镜像法。第7章介绍了基于加权余量原理的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第8章到第10章分别讨论了电磁场的能量、
《电磁场数学方法及其工程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共9章,每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解每章的知识点;第二部分为本章知识点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应用案例;第一部分是和本章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第四部分是根据本章主要内容设置的课后习题。本书涉及的知识较广泛,包括“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工程数学”中的复变函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矢量分析与场论”,为之后“电磁场理论”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书从最基本
本书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问题。本书保持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力求讲深讲透。妥善处理好电磁场与电磁波与前期课程(矢量分析、电磁学)和后续课程(微波技术、天线等)的衔接,减少重复内容,突出本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紧紧围绕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给出了精选例题、习题。
本书共11章,主要讲述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内容包括:矢量分析、静电场、恒定磁场、恒定电场、静态场边值型问题的解法、交变电磁场、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双导体传输线——TEM波传输系统、波导——TE波、TM波传输系统、电磁波辐射。
本书在《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矢量分析与场论;第2、3、4章为电磁场理论部分,以“麦克斯韦方程组—时变场—静态场”为主线展开论述;第5章为场论与路论的关系;第6、7、8章为电磁波部分,重点讨论理想介质及有耗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极化的概念及其工程应用、电磁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第9、10章为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部分。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射频微波方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