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次访问:策展人》的姊妹篇,同样由十二篇访谈组成,受访者是十二位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她/他们以80后为主体,自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艺术实践。本书以2020年和2021年为一个时间切片,记录、整理了她/他们近十年极具创造力和多样性的案例,试图呈现一份关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人类学”样本,唤起读者对她/他们的好奇心,同时本书涉及的大量案例和工作方法也可以作为资料供更年轻一代的艺术从业者参考和借鉴。
本书分享林语堂交友待人的故事,分析品评林语堂的人生观,呈现真实的林语堂形象。林语堂一生交友甚广,有鲁迅、胡适、郁达夫、章克标、蔡元培、简又文、老舍、徐志摩、海戈、谢冰莹、陶亢德、邵洵美、赛珍珠、钱穆等同事、作家、文人、女兵,也有学生、电影明星、记者等。通过这些朋友对他产生重大影响和帮助的人,林语堂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林语堂交友待人方圆有度,秉持中庸的精神,与朋友无论相得还是疏离,他始终以开阔的胸襟,儒雅、和谐的态度处之。他的“半半”人生观使其建筑起明慧、宽怀、达观的人生。
本书共分三部分:淑英忆旧、其人其事、唱段精选。主要内容包括:春风化雨 永驻心田;永远的纪念——缅怀小平同志;艺无止境;我在唱腔设计中的几点心得;杨淑英艺术生活散记;从小搭档到老合作——我所认识的杨淑英等。
本书已通过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全书由“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创作, 书中讲述了他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历程。作为中国精神的标志性英雄人物, 杨利伟的成长经历无疑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在各自的领域书写精彩人生。此次再版, 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图文资料, 作者坦率而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 回顾自己如何从小镇少年成为军人、成为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 见证和创造奇迹, 书写精彩的人生。
本书用生动细腻的语言, 充满童趣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沉醉于冒险的顽童, 怎样种下毕生追寻的理想; 一个叱咤田径场的少年, 如何成为妙手仁心的医者……展现了钟南山以诚信作骨架, 以大爱为经纬, 为生民立命的医者风骨和博大情怀。
本书中除了庆贺、纪念文章外,还有不少研究论文,有的作者从作品文本出发,阐述鲁迅的立人精神;有的作者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挖掘鲁迅生平事迹,让读者看到一个更丰满,更真实的先生形象;有的作者梳理了海外的鲁迅著作译本,对于读者了解鲁迅著作的海外传播很有帮助。
本书采用了纪实传记形式,以翔实史料支撑,艺术评述辅佐;文学情节描绘,文史故事平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方济众艺术人生为主线,以长安画派恢宏历史演变为背景,全方位地、立体地叙说了当代人无法知晓的长安画派在历史过程中,曾经发生的许多艺术现象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本书生动记录了王元化先生从事思想文化研究和个人生活交往的方方面面,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九十年代的整体思想文化状况以及王元化的学术思考、著述生活、人际交往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本书主要内空包括:至丁伟志、致丁法章、致尤西林、致王平、致王果、致王若水、冯媛、致王蒙、致日本九位学者、致冈村繁、致户田浩晓、致史中兴等。
本书讲述了马识途波澜壮阔、传奇多彩的革命人生。在高中读书时期,他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无论是在武汉、鄂西北、恩施还是在云南、成都,为了建立新中国,他勇敢地战斗着。共和国成立后,他在众多岗位上努力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是他众多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在他漫长的文学创作中,他努力追求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