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协同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创办的古代散文研究专刊。本刊旨在创建一个学术平台来积极推进古代散文研究,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本刊采用大散文概念,包括古文、骈文、赋、八股等,以期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到中国古代散文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本刊已出版九辑,自第九辑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拟每年出两辑。本辑共六个栏目,即文体研究、文学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文献考辨、散文研究评述、书评,集中呈现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相关
本书的词条有近400条, 水、故乡、父亲、轻与重、快与慢、叙事与抒情、昭通与昆明……这些词条, 既浸透着作者对雷平阳的深刻了解, 也浸透着作者不俗的诗学眼光和非凡的理论造诣。
本书收录了16篇评论文章, 内容紧紧围绕诗人许峰创作的诗歌作品, 分为“论道”“论艺”“论情”三个主题。文章分别探讨了诗人的创作视角、风格与意蕴、读者的阅读感受等内容。文章作者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纪东; 《中国老年报》创始人常务副总编、《人民文艺》创作编委会主任邱锋; 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李金坤; 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罗国良; 《后勤》杂志社社长、当代出版家、纪实文学家、文化学者肖思科等。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同时讨论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点。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接、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本书是历史作家曲昌春反复阅读《水浒传》,花数年时间撰写而成的通俗读物。他运用当下的社会观,揉入个人的独特思考,对《水浒传》中的人和事进行全新的讲述和解读,将《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及同时代人物尽收笔下,描摹深刻。第二部《众生难度》讲述从攻破祝家庄,柴进、呼延灼等人上梁山,到梁山接受招安、伐辽国、征方腊这一段故事,对特色人物如宋江、柴进、呼延灼、关胜、卢俊义、燕青等人的人生及归属都有鲜明细腻的描写,解读既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又不失原著的韵味,还留下对人性幽暗的感喟。
本书稿为当代诗歌评论家芦苇岸的诗歌评论选集,分为三部分,第一辑《论道求真》,作者从宏观上对诗歌创作与美学建构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并对一些当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写作进行了详细的点评;第二辑《歌以咏志》,结合诗歌潮流,分别以诗群和个体诗人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三辑《序短情长》,本辑收入作者为当代一些诗人的诗作所作的序言;第四辑《文本导读》,是作者为一些诗作所作的详细文本解读。
《古诗词里的大语文童年生活》收录40首和童年主题相关的典型古诗词,例如:《村居》《小池》《古朗月行》等风格轻松、惬意且充满童趣的经典古诗词,每篇诗词还配有作者简介、难字注音、诗文注释、诗文释义,还增加和童年主题以及诗词内容相关的80余个传统文化知识点拓展。比如,我们司空见惯的风筝,已经飘悠了两千多年;夏商时期就创造了钓鱼的工具;竹马在汉代就已经广泛流传……书中还附赠童年诗词相关的精美思维导图,帮助知识梳理,强化记忆。
中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诗的国家,自有文明以来,酒与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中国文学史,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和酒常常相提并论。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诗酒文化的双子星座,彼此依托,相互映衬。本书精选历代与酒文化有关的优美诗词,配上相关赏析,为读者呈现古诗词中不一样的精彩。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家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汇集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境界"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的经典作品。 本书收录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以及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解读,让读者轻松地理解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同时随文附录诗词、词牌、王国维《人间词》选、王国维生平、词人小传等内容。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