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河北专版)重点介绍了河北高考分数统计(一分一段及位次)、全国高校在河北的投档情况(省控线、投档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人数等)及近1000所本科院校分专业录取分数线等内容。
《全国重点大学报考指南》收录了全国140多所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属高校的相关资料,大部分内容由各高校招办提供并严格审核,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本书的主要亮点是在内容布局上打破了传统的编著方式(仅对院校的历史沿革、办学实力、录取规则、过去的教学科研成果等进行长篇大论的介绍),我们重点介绍了考生和家长最为迫切需要的宝贵资料重点大学的招生录取办法、分省(市、区)分专业招生计划等内容。
本书基于创新创业人培养的视角,对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讲解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概述、高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概述、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产 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以及 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内容。
高等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实践,倡导支持残疾学生在融合而非隔离的大学环境中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支持残疾学生真实的参与实质的大学生活。针对我国高等融合教育发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挑战做出回应:一方面针对高等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国内外经验进行厘清,涉及高等融合教育的背景、相关概念、模式与支持体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另一方面从高等融合教育的具体实践出发,探讨高等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残疾大学生发展、以及融合教育教学设计等主题。
本书立足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实际,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与要求,探讨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育人机制与路径。机制创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定位,二是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机理,三是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主线,在以上基础上综合分析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机制创新的思路。本研究有助于指导科研育人的实践,促进科研育人的推广,协调科研中的发现创造知识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科研知识储备、科研选题及开展、实验的设计开展、科技论文撰写、从实验室到实际工程、毕业及就业、科研故事,共八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教育的意义、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教育现状、国内外同类教材优缺点分析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20》是具有研究性质的、聚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报告坚持以“年度”和“质量”为核心主题词,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2019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报告对2019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描述,认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本报告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状态进行了数据分析;遴选出2019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大事件;评选兰州大学为年度质量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为2019年度质量人物;全国1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09253份有效问
本书为作者多年以来从事东北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合集,共收录论文16篇,分为3编。上编“古代民族与早期国家”,主要考据了孤竹、东胡、山戎等古族的族属关系与地理分布问题,并回顾和总结了学界有关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理论,以及专门梳理了辽西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现状。中编“考古文化与历史遗迹”,着重以玉礼器、墓葬、城址、聚落、古塔等考古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东北地区的礼制起源、社会形态、古代建筑和人地关系等问题,并以地方历史遗迹的旅游资源评价为案例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途径予以了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大学学科治理效能提升提出新要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是迫切需要提升大学学科治理效能。以提升学科组织知识生产能力为旨归和彰显学科组织自主性为内核的学科组织化也就成为大学学科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选择。进而,在明确学科组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学科组织的方向引领、结构设计、行为范式与外部环境
本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大学生生活等各个领域,结合课程思政,就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从思想引领篇、经济文化篇、医疗卫生编、大学生活篇、实践感想篇方面着笔,围绕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从思政课的角度,分析现象探究原因提出对策,通过自我教育与教育他人,磨炼心智毅力,深化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对未来之路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