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秦陵兵马俑破土而出,震惊中外。1976年3月,秦俑坑中的两件陶俑和一匹陶马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青铜器展”在日本东京展出,拉开了兵马俑出境展览的序幕。到2023年底,秦兵马俑已经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277次展览。作者采访300多位参加展览筹备、文物布展、开幕活动和学术研讨的工作人员,参考展览图录与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文字记录中国文物在境外展出实况,用550张实景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以图文配合的形式讲述兵马俑外展背后的故事。
我国石窟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拥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我国已公布的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类共288处,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而这些遗址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着雨、雪、地下水、日照、风、易溶盐等因素的影响,发育了大量病害,其中表面风化是直接影响遗址表面外观且间接影响遗址寿命的病害,大量石窟的保存状态每况愈下,亟待保护。 本书基于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砂岩石窟寺防风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2017年11月,为纪念南海Ⅰ号沉船发现三十周年,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了“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员、亚欧国家的考古学家代表,以及国内各地专家学者齐聚海陵岛共襄盛会。本书集中选录会议中的精华发言和学术文章,以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与研究为切入点,广泛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东西交流、海上贸易等相关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技考古工作者和文保学者以及相关考古学者的论文集。本书从科技考古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对我国近些年来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多种科技考古方向的研究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包括植物考古、木材分析、人骨考古、食性分析、动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玉石器考古等。同时,有学者对人骨考古的古病理学研究和实验室考古的方法技术展开归纳,并进行理论研究的讨论。还有学者对近年来在人骨考古、环境考古、石器微痕分析、玉器研究等的新进展、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新出版的考古书籍进行社评。本书还包含了国外近年
文学时空漫步丛书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书籍出版社共同策划、组编的一套大型文化丛书。《前海西街18号郭沫若故居漫步》是文学时空漫步系列图书中一个品种。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人物郭沫若的故居为讲述对象,分为故居筹建介绍馆景介绍陈列与展厅介绍创作成就人生轨迹展品综述文学创作成就展示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多个部分。本书作者为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李斌,由沫若故居供图,郭沫若研究专家审阅全稿,内容详实准确、语言通俗生动、用图精美,直观而清晰地展现一代文学大家郭沫若的生平事
本书介绍了通化市自安山城2004年、2007~2009年、2013年三个发掘阶段所获得的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对自安山城考古发掘资料的分析、比对、研究,提出对山城的年代、地位、性质、功能等方面的新认识,并运用植物考古、金相学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获得的植物遗存和铁器进行分析检测,开展多学科研究。研究表明自安山城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5世纪,废弃年代约为7世纪初;是一座驻守交通要冲、军事防御性突出的城址。自安山城的发掘为高句丽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研究高句丽时期的建筑理念、构造技艺以及城内居民的生产生活
《湖北文博》于2023年9月正式创刊,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管,湖北省博物馆主办,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协办,每年定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湖北文博》重点聚焦湖北历史文化研究、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及博物馆管理研究。 本书为第一辑,收录20篇研究论文、2篇书评和2篇综述。研究论文涉及夏商文化研究、楚文化研究、曾随文化研究、博物馆学研究、文保研究。书评是对两部考古学研究著作的评介。综述是两场学术研讨会和业务成果报告会的纪要。
用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互鉴,揭秘古老文明与璀璨历史。 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虽各不相同,但也总有惊人的相似;那些神秘的古老文明也是如此。假如三星堆金面具和图坦卡蒙金面具突然睁开眼睛,并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将会发生什么?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处而去”"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又如何影响着这个世界”。 由CGTN联合埃及国家电视台制作完成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从文化互鉴的角度建构起两者之间的对话,用生动鲜活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古代人类文明的多元、奇特与魅力。作为中国首部探讨三星堆文化与
长得像奥特曼的青铜人像、拥有千里眼顺风耳的青铜面具、刻满密语的黄金权杖、出土即顶流的网红猪、有鸟有龙的超级大神树、超现实主义的神坛……三星堆是近几年文博领域最受人关注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最热门的网红博物馆之一,尤其是从2020年开始的新一轮挖掘,不断冲上热搜。本书用诙谐易懂的文字将三星堆的考古历程串讲开来,从偶然发现到深度发掘,三星堆遗址隐藏了太多的故事和谜团。作者用问题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从器物入手,穿梭回那个辉煌神秘的时代一探究竟。欢迎成为三星堆
本书是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的考古发掘报告。东庄营墓地是2017年9~11月为配合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明、清时期墓葬228座,出土了陶、瓷、银、铜、骨器等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为北京地区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了解永定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