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在其光辉一生中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 本书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张太原长期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结晶,从六个方面系统深入阐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超领导方略与艺术——“如何出主意”“如何干工作”“如何多谋善断”“如何用干部”。这些领导方略和艺术,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借鉴指导作用。
本书作者根据公开出版的文献材料,结合自身对近现代史、党史相当熟谙的把握,以200条准确预见及相关历史的证实,展现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瞻远瞩,再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战斗、建设画卷。这些预见实实在在地说明毛泽东凭借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广博的知识和认真的调查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甚至是让人难以想象的预见力。同时,也凸显出毛泽东是一位被历史反复证明的伟大战略家。这些预见以时间为序讲述。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
本书辑录了毛泽东1936、1939、1965和1970年同斯诺的4次谈话以及毛泽东同海伦·斯诺、詹姆斯·贝特兰、斯坦因、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多次谈话和有关谈话的背景资料。以上谈话均为毛泽东口述,1936年谈话还经他本人审阅过。这些谈话讲述了毛泽东自己的革命经历,对当时的许多重大政治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科学的预见,十分难得,极为重要,公开发表后引起轰动,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然是认识、研究这位伟大巨人的重要依据。
《重读<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一书,全景观地展现了《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准确理解、全面把握、系统论述了《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显著特点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揭示了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指出《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为调整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运用和初步论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该书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本书集中收录在《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及其他一些专题性文集中。毛泽东的这些著作, 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武装夺取政权、进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事件, 为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开辟了一个角度。基于此, 笔者编著了这本《笔端乾坤--读毛泽东 学“四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中, 发生的重大事件不可谓不多。
本书按时间顺序整理了1910-1976年间毛泽东对国内外、党内外革命、战争、改革及发展趋势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预见五百多个。这些预见, 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 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预见, 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 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和又一批新的史实。
这是一部周振甫先生对毛泽东诗词从艺术和思想方面进行赏析的著作。1993年曾由上海书店出版单行本,1999年收入《周振甫文集》。全书分正编、副编和附录三部分。正编收录诗词39首,副编收录诗词24首,时间跨度从1923年到1966年。附录有毛泽东同志致臧克家、胡乔木、陈毅等同志的书信7封及后记引言等。周振甫先生结合毛泽东同志生动而丰富的革命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其诗词的内涵,真切品味蕴含其中的精神;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在具体的赏析过程中,作者又对诗词常识做了细致
学习*著作,把握和理解它所承载的思想内涵,除了对著作本身的深入研读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了解这些著作的写作背景、写作经过、发表经过、传播经过及文章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著作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够对*著作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把文章读透,让文章的思想渗透到读者的骨子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精华。
*著作是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写成的。本书采取纪实为主的叙述形式,从对*著作的整体
本书选取了*对卫立煌、马占山、邓宝珊、白崇禧、汤恩伯、杨虎城、李宗仁、张辉瓒、胡宗南、阎锡山、傅作义、戴安澜等十五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评点。或解读*评点人物的背景、用意,或讲述*与所评点人物之间的故事,披露了国共两党在长期斗争、几度合作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充分展示了*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