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展现了其成为帝皇的一生。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被冠以“大帝”之称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强国。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英主。
《当卡夫卡迎面走来……:一本回忆录》是弗朗茨·卡夫卡的朋友、亲戚和熟人对他的回忆,这些文字时而令人惊讶,时而相互矛盾,但共同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面。本书试图通过卡夫卡亲友的视角来揭示这位神秘作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主编汉斯-格尔德·科赫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反映卡夫卡个性和真实生活的文章,同时排除了那些撰写者过于自我中心或与事实不符的记述。本书的特色在于,它不仅仅是对卡夫卡生平的再现,更是对他人格的探索。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窥见卡夫卡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复杂关系。
与其他绝大多数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记不同,本书作者卡罗琳·韦伯独辟蹊径,从服装政治的角度,追溯了玛丽从14岁踏上法国国土直至38岁被革命者处决的人生历程,同时也从这个独特视角重述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过程。在作者看来,基于王室子嗣传承、法国上下对奥地利的怀疑、法国内部政治斗争等原因,玛丽孤独无助。正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服装、头饰、珠宝这些代表时尚的“外在”成为玛丽显示甚至是据此抓住权力的象征。因此,她不仅引领了当时法国的时尚,而且冲击了当时法国乃至欧洲在服饰乃至礼仪上的保守落后。但是
本书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做出了集体考察,主要论述了9位重要的史学家,包括:乔治·鲁德、罗德尼·希尔顿、克里斯托弗·希尔、约翰·萨维尔、霍布斯鲍姆、维克托·基尔南、多萝西·汤普森、爱德华·汤普森和拉斐尔·塞缪尔。我们对他们的生平和重要著作、主要的史学思想甚至理论方法做出了探究,不但关注他们的史学理论和实践,也重视他们的现实社会关怀。最后,就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集体史学贡献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同时也探讨了他们的史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史学研究的意义。
本选题为茨威格传记作品集之一,讲述了麦哲伦的一生。他在印度和非洲服军役,同西班牙国王签订合同后远航,在航行过程中处理叛乱,克服困难后终于取得成功。他是第一个把环球航行理想付诸冒险运行动的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让人类文明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茨威格在本书中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坚强、谨慎和孤僻的麦哲伦,在对麦哲伦航行过程的描述中凸显了其性格,描述了麦哲伦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茨威格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麦哲伦的一生写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的小国家波黑,饱受战争创伤。一带一路建设为波黑与中国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波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书对波黑的杰出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翻开本书,一幅波黑历史文化的美丽图景将向您完美呈现。著名导演大师库斯图里卡、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哥伦·布雷高维克,为波黑的影视和音乐艺术做出杰出贡献;当代作家和文学评论人亚历山大·黑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是波黑文学界的优秀代表;在体育界,有足球名将塞亚德·萨利霍维奇、米拉
在这部评述性传记中,翁布拉尔用颇具个人特色的独特视角和犀利语言,在西班牙诗歌传统的脉络和现实社会背景的观照中,对诗人洛尔迦进行了尖锐、生动、清晰、严密又果敢的研究。他破除了长期以来关于诗人的神话、臆想和谣言,让我们走近真实的洛尔迦——不再是写诗的安达卢西亚天才少爷,而是混淆了苦闷与自由的异类诗人,在对“恶”的深刻理解中写下“生命不高贵,不美好,不神圣”。而“被诅咒的诗人”既指向个体、指向内心、指向创作,又指向一种存在主义的宿命。
本书系第一次遇见系列丛书之一种。第一次遇见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策划推出的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人文历史普及读本。该丛书分为名人、风物、经典、科技四个门类,邀请国内外一流中青年学者加盟作者团,以具有学术视野的原创力,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就的精华,传达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本书是为纪念2024年马可波罗诞辰770周年、逝世700周年而打造的青少年通识教育读物,编入第一次遇见之名人系列。开始于1271年的中国之行,是马可·波罗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这位传奇探
这是一本关于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传记。荷马的神话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广泛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作品。然而,它们的作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仍然是一个谜。在公元前6世纪,荷马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今天仍存在争议他是否真实存在。在这本非常简短的介绍中,芭芭拉·格拉齐奥西考虑了荷马著名作品及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她展示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如何从跨越两千多年历史传统中获益,在公元前三、二世纪时期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古代学者撰写了一些关于荷马史诗注释的第一批评论。这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历史上重要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他们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被誉为现代战争故事之父,心理散文的创新者,以及用小说揭示爱与死之谜的天才。在 1910 年去世时,托尔斯泰既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对犯下、孕育或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和暴力的制度进行无情批评的人而闻名于世。然而,在文学评论家和竞争作家中,贬低托尔斯泰的“思想”,赞扬他的“艺术”,却成了家常便饭。在这本导读中,作者丽莎·纳普 (Li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