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华东医院一线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专家联手编撰,是一本专业科普书籍。从全科就诊到如何管理健康,从居家常见健康问题到疾病早筛早诊,从为什么体检到不同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式,本书对各种健康话题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 书中在科学基础上,力求行文通俗易懂,将健康热点问题娓娓道来,配以各种插图,图文并茂,意趣横生,确保本书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无论是医学专业人士、健康管理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健康管理知识,学会有效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提高
本书以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作为构建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各章节。根据医疗服务体系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理论基础,基于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复杂性特征,科学构建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并对影响上下联动、衔接互补医疗服务体系的因素进行系统诊断,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和诊断工具,试图通过指标评价体系和问题系统诊断两种工具对当下中国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详实的验证和讨论,让读者通过更可靠的系统测量标尺,准确无误地衡量和研判我国区域医疗服务体
本书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证,综合利用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治理视角全方位分析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构建了基本医疗服务主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实证分析,提出了推动基本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模式、设计基本医疗服务战略购买方案、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监管机制等政策建议,并形成县域医共体是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实路径等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对促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较好的参考指导与借鉴应
本书从中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的四个历史时期: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至1978年)、调整发展时期(1978年至2000年)、改革发展时期(2000年至2010年)、新时代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来呈现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在制度安排、体系建设(机构建设、床位资源和卫生技术人员等)、服务提供和健康绩效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书从健康治理环境、健康治理模式、健康资源配置和健康服务提供等方面深度分析中国农村卫生健康治理面临的现实情况,并从乡村健康治理主体、乡村健康治理理念、乡村健康
本书对健康产业做了全景式描述,内容涵盖医疗服务、医药产业、医疗器械、健康管理、健康食品、运动健身、健康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保险等领域。本书基于全国部分省市健康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健康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为健康产业监管部门和决策机构及健康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市场的独特视角;相应成果已转化为有关部门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富有实践引导意义,为企业及个人确立其财富增长路径提供了参考。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而且由上海近郊川沙县开始,被称作“我伲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的“赤脚医生”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事实上,赤脚医生还与社队干部、民办教师、农技员和大小队会计一起,构成了与道地的“泥腿子”们相对应的某种准知识、技术或管理阶层。本书通过口述访谈和文字档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
目前已出版的《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0年报告、2021年报告和2022年报告三册,主要从科学研究概览、科学技术交叉、科学社会交互、人类机器协同、辅助新药研发五个方面,根据已发表的科学出版物和已注册的临床试验相关的基础数据,全面回顾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中国的表现,通过认真比较,客观展示全球和中国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捕捉数据分析中所提示的科学结论。本书即该科学报告的2023年版,希望这一连续性工作能更好的地为国内健康医疗人
本书希冀为医疗卫生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力图实现的贡献有三。第一,展现了典型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内在运行机制、外部环境和改革趋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典型国际医疗卫生体制的本身样貌,而且能够了解其赖以生存的国情环境,了解其“从何处来,向何处去”,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二,通过总结国际医疗卫生体制基本经验,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树立了参考标杆,有助于消除理论争议对我国医改发展思路的影响第三,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医疗卫生“主体”和“方式”不同并不影响体制效率和满意度的实现,为我
这是一本来自医疗科技前沿的全新观察。书中讲述了医疗科技行业、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以及就医群体对未来医学变革的核心讨论。展示了更多全新的可能,这关系到未来就医场景中的很多人。比如传感器辅助的数字护理,帮助医生积极主动地捕捉预防疾病所需的信息;慢性疾病的进展数据可以被传感器及时记录,这些疾病长久以来一直是医疗保健的痛点和弱点;远程医疗、虚拟医疗等手段,让那些难以获得医疗服务的人,也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医学建议;数字医疗设备的普遍使用,不仅会重塑就医方式,也将极大地改变医院的管理运营。
医学统计学是我国各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也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方法论。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SPSS在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中的各项操作,全书分为16章,详细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SPSS的基本操作,医学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参数与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尺度分析、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表与统计图、观察性研究设计、实验性研究设计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