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医的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讲座撷要》一书按照对应的方式,对原文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将成因、辨证要点、病机、治法、方剂入手,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并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作专篇进行了讨论。书以提纲式的写作,勾勒重点,阐明玄机,对学习原文有很大帮助;书中要点突出,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又便于记忆。
周逸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生理学家, 长期从事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 周逸平教授先后提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膀胱经是十二经脉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是中西医学理论必然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等重要论断, 倡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这些都对经络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学术思想、实证研究、传承创新、临床应用四个方面归纳了周逸平教授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 体现了周逸平教授为安徽针灸事业所作出的杰出
本书在张其成教授已出版的丛书《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灵枢》《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素问》5卷基础上,取其精华内容汇编而成。熟读此书,了解《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奥秘,掌握内求的养生方法,从而培养适合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终不得病、少得病。
本书是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之一,共11章,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发展简况与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体质学说、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和康复等内容。另在每一章正文内容之外设链接和自测题,在书后附有教学基本要求、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辅助学习。本书的编写特点为构思新颖、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实用性强。
本书由“第六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的石志乔老先生著成,由作者讲《伤寒论》的讲稿以“经典、金句、精讲”为题,以疾病为纲、病机方证为目整理而成,以串讲形式,对条文逐句、逐词、逐字讲解,不在任何地方留有疑点和盲点,讲稿深入浅出,丝丝入扣,顺理成章,有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听过之后,觉得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学生们特别希望集讲成书,并说一旦公开出版,定会被后学者们喜爱。本书的亮点在于以临床实用为原则进行选讲,使得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及临床实用价值,适合在校学生、临床
敖氏伤寒金镜录:《敖氏伤寒金镜录》,由宋元?敖继翁(字君寿,宋元间福建福州人,寓居湖州)撰、元?杜本(清碧)增补,成书于1341年。本书是我国现存*早的舌诊专著,据舌判断发病切合临床实际,因而对后世舌诊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奠定了当今舌诊的基础。本书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馆藏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钱塘王氏刻医林指月本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经》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集中反映了当时医学的成就,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尊”,直到今天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实践。 《灵枢经》共计十二卷,八十一篇,现在流传下来的《灵枢经》,是南宋史崧在绍兴乙亥年(1155年)献出的家藏旧本。体例基本是问对形式,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