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诗人津渡的最新诗集, 精选其创作的诗作约两百首, 包括新作和以往的代表作。津渡将他的绝大部分笔墨都倾注在了对于自然的发现与再造中, 他写下了大量的关于山居生活的诗篇, 草木鸟兽信手拈来, 诗作生趣盎然、隽永悠长, 仿佛精悍的明人小品, 展现了现代读者难以获得更难以言传的自然世界。同时, 津渡并不是一个肤浅的自然观光客, 他在自然中经历生活, 在麻雀、乌鸦、羊群、蟋蟀身上看到了人的命运, 他的诗歌在轻与重、古典与现代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
本书是著名诗人张执浩的最新诗集, 精选诗作两百余首, 是诗人自2017年以来具有总结意义的诗集, 以持续的高质量、稳定的写作彰显出一位当代诗人对于诗歌技艺的苛求和一以贯之的专注。张执浩是深入日常生活的诗人, 他对于平淡琐屑的生活保持着极大的热情, 在对日常事物精确的表达和再创造中, 抵达了深邃悠远的境界, 实践了诗人“目击成诗, 脱口而出”的诗歌理念。
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乡土叙事和打工叙事。诗人的笔触从来就不回避故乡, 家乡风物是诗人挖掘不尽的矿藏。《古井》《石磨》《老屋》《墓地》《清明》等诗, 建构了诗人的故乡回忆。地缘上的乡亲、血缘上的亲人, 都在本书有所体现。此外, 诗人还用较大的篇幅写了他的打工生涯, 但不像早期来到珠三角、进入异乡的“打工诗人”那样, 喜欢为异乡的“兄弟姐妹们”写作, 既为个体抒情, 又为“打工人”这一群体发声, 袁叙田更喜欢以己之墨, 践行着“我手写我心”这一创作理念, 写自己的梦想, 写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
本书分阳光灿烂、岁月含香、天地在心、红尘故事、意犹未尽几部分,内容包括:燕归来;星夜良辰;沿河看柳;今日小雪;接春;雪花飞;相见欢;我还是庆幸这些偶然;月亮升起在江面;春风度;你的心事等。
本书全方位地呈现一个普通深圳外来者16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由点及面,通过标本性典型性切片,构造一个栩栩如生、诗意盎然的“深圳”。费新干的诗语言简洁、生动,看似朴素简单,实则有很强的张力;他笔下的意象,都是常见的事物,如深圳的建筑、公园,如路边的行人等等。诗人抛去宏大叙事,着眼于个人体验与记忆,用最细腻、温暖的笔触来构建诗意的深圳,通过对深圳的全方位扫描与萃取,用诗歌为深圳和深圳人著史、立传。
本书分五辑,分别为第一辑我听见骨骼的脆响,第二辑看流水,有时被关起来,有时又被放开,第三辑那种晃动,悬在我人生的半空中,第四辑一条河追溯的内心,第五辑我们生来有影他们生来有光。
本书分为心景、万物、时光、轻歌四辑,内容包括:天上人间;那些草;打开;高粱;桃花红到了应红的样子;风;假设的思念;世界;深夜;理由;一阵风路过、出走的爱情、早起的太阳、疼痛等。
本书分春恋、偶遇、轮回、日子几部分,内容包括:致;给;网;谜;春恋;相会;告别;倾诉;感觉;红叶;目光;戒律;缄默;记忆;怀想;伊人;等你等。
本书主要收录了梦幻额济纳、梦幻渭河、紫柏山、游大箭沟、太白山之黄柏塬、冬日殷家坪、黄山、嵩山、华山(二首)、庐山(四首)、九华山、泰山(三首)、桃花岭、灵官峡感怀、游黄果树瀑布、龙门石窟之白园赞、龙门石窟之诗会赞、东江雾记、雾锁秦岭、游喀纳斯湖、张良庙感怀、观秦俑、重游南山、登岳麓山、览紫阳县城、游张掖丹霞地貌、游西昌航天城、瀛湖颂等作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夜的夜曲、雪的行书、月亮主义、故乡在水土,共四辑。具体内容包括:大海娓娓道来;这些已足够;猜火车;唯有湖水;空椅子;忽已中年;我在此地四海为家;我们需要一场白;凌晨三点的狸猫;月非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