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生动记录了王元化先生从事思想文化研究和个人生活交往的方方面面,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九十年代的整体思想文化状况以及王元化的学术思考、著述生活、人际交往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本书主要内空包括:至丁伟志、致丁法章、致尤西林、致王平、致王果、致王若水、冯媛、致王蒙、致日本九位学者、致冈村繁、致户田浩晓、致史中兴等。
本书讲述了马识途波澜壮阔、传奇多彩的革命人生。在高中读书时期,他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无论是在武汉、鄂西北、恩施还是在云南、成都,为了建立新中国,他勇敢地战斗着。共和国成立后,他在众多岗位上努力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是他众多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在他漫长的文学创作中,他努力追求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 真实地再现了北宋由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一系列政坛动荡, 从中可看到苏轼颠沛流离的悲惨一生, 以及他面对坎坷磨难时的乐观豁达。
本书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5周年校庆为契机,广泛开展校友访谈活动,倾听校友心声,激荡智慧和思想,凝聚校友力量,促进学校发展。走访的校友中,有年至耄耋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也有在工作中暂露头角、年轻有为的70、80后;有在金融圈发挥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行业大咖,也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普通工作者,形成了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的访谈文稿,围绕“立信因校友而辉煌,校友因立信而荣耀,立信伴我成长,我为立信添砖加瓦”的主题,献礼95周年校庆和创始人潘序伦显示诞辰130周年。
汉字道法自然,书法呈现汉字之美。书中的李斯、蔡邕、钟繇、卫夫人、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13位书法家,以人生的磨砺和挥毫,铸就了中国书法的天花板。他们创立、承续或改变了书法的走势。书法在师徒、族人和挚友之间的传承与激发令人深思。书法极品的背后,是国朝风云和人生际遇碰撞后的苦涩与馨香。大师们被反复锻打的人生,波澜起伏地迸发出书法长河中的千古绝唱!
本书是一本适合书法教育的品质读物,注重审美和品质的传导、感悟。
这是一本地方人物文化研究文集,无为,是镶嵌在皖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红色珍珠。据不完全统计,仅登记在册的无为籍革命烈士就有3173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壮歌。2021年2月,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了缅怀先辈、启迪后人,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中共无为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无为市档案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编纂《无为党史人物传》(下卷)一书,其中,下卷收录了无为市80多名先进党史人物,预计30万余字。该书的出版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
本书共二十三回,主要内容包括:优秀学生 喜结连理;洁身自好 嫉恶如仇;参加革命 宣誓入党;发展党员 点燃星火;经济斗争 智取敌轮;扩充武装 开辟据地;苏澳劫粮 虎口夺食;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临危受命 冒死谏诤等。
本选题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从“儒家廉政思想发展的历史透视”“包拯廉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拯廉政思想中的价值理念”“包拯廉政思想中的制度思考”“包拯廉政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当代意义”等方面,彰显儒家传统廉政思想发展的脉络,对其廉政思想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制度思考以及主要特征作了深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并汲取其中符合时代因素的价值资源,为当下的廉政治理与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政治智慧和历史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