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章,涵盖引进外资促进本土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开放型经济聚集国际人力资本的现状与政策、先进技术跨国转移的机制与政策、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与开放型发展道路等内容,是一部集理论阐释和实践观照于一体的著作。
本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前沿实践及问题分析。本书分为总报告、理论探索与战略研究、绿色设计、绿色能源、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绿色经济循环智能创新发展以及企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等。
整理汇集中央部委及全国31个省市区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政策发展特色及运行情况,以“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出发点,科学评估各地区推进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工作部署现状,并对政策实践中产生的先进案例和典型经验进行介绍。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进一步细化了评估维度,新增近百个重点城市作为评价对象,从更加微观的视角呈现各地区碳中和事业发展进程及特色优势。通过对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指标体系、研究过程、测算方法及测算成果进行公开发布、对比分析及讨论,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本书以日据时期京沪杭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指出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破坏、掠夺和控制利用。由于日军的掠夺,向来被誉为鱼米之乡的京沪杭农村,在日据期间长期处于饥荒,甚至出现极度乏食的惨况。整个京沪杭农村的副业经济,包括蚕业、林业、棉业、渔业和手工业等均惨遭破坏,受灾破产的农村人口之多,前所未有。尤令人痛心的是,这场侵略战争打断了京沪杭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阻断了京沪杭农村的改良建设和社会发展。
《英国蓝皮书:英国发展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和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共同组织编写,逐年对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势展开介绍与分析。《英国发展报告(2021~2022)》追踪2021年7月以来英国在脱欧与新冠肺炎疫情双重挑战下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的走势,并结合中英关系的发展、英国国家统一面临的挑战、英国国际地位与角色的变化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英国脱欧僵局在政治上的破局与英欧经贸关系和脱欧中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相互交织,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
经济活动的集聚带来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核心与外围的巨大差距。对外开放是重塑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本书从产业竞争异质性出发,在国际区域合作的背景下,依据不同产业市场结构属性,分别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揭示贸易成本对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影响的微观机制,为核心与外围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书是产业组织理论与空间经济理论结合的尝试,扩展了空间经济理论的前提,丰富了空间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本书的研究能为外围地区选择区域合作模式、制定差异化的产
本书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本书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日趋缩小,省际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也逐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取得了较大进步,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然而,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加强。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增强区域高
本书以区域经济研究为基底, 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管理为导向, 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管理理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等问题展开论述, 开篇对区域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 还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模式和动力, 以及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和原则。基于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介绍, 详细论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管理创新办法, 以此来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本书从数字鸿沟的角度,应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数字鸿沟和相对贫困综合指数,深入剖析数字鸿沟与贫困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关系,以及对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缩小发展差距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不但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的决策提供参考,且用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