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 梁先生的著作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同时可以品味出他的崇高品格是如何造就的。然而一般大众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因此影响了对梁漱溟先生的全面准确的了解。为了帮助一般读者较为全面而便捷地了解梁漱溟先生的思想、经历、品格,我们编选了这套“梁漱溟作品系列”
全书分八个部分(部分:贫寒试试,破产读书。第二部分:艰难办学、教育救国。第三部分:革命斗士、依然入党。第四部分:万里征途、矢志不渝。第五部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第六部分:宣传抗战、不辞辛苦。第七部分:亲人友情、感人至深。第八部分:圣人暮年、风范长存。),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徐特立从出生到去世历经磨难、勇敢向前、爱党为国的光辉一生。绘画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创作,集中刻画徐特立从旧式学堂到积极入党再到教育家国不断探索实践、不断为之奉献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岳飞幼时家贫,其父岳和仁慈宽厚,其母教子有方,使岳飞对汤阴和家乡人民怀有深厚而又独特的感情。进而将恢复中原故土作为其奋斗终生的旗帜,构成了岳飞“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本色。这也正是作者作为一名岳飞家乡的汤阴人坚持多年创作《岳飞》的初衷。作者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用最经济的笔墨和白描手法,勾勒出民族英雄岳飞忠孝双全、叱咤风云的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了解和学习岳飞精神较为理想的读本。
本书通过对乐黛云、金惠敏、欧阳友权、彭兆荣、黄卓越、赵世举等十多位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访谈,力求呈现近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科研领域的热点议题,尝试回应或激发学术思想的交锋与论争。本书涉及话题多样,内容丰富,语言通达,跟踪前沿,充分反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问题意识,丰富的学术积累和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张爱玲传》是张爱玲研究专家刘川鄂积40年之功写就的一部张爱玲的全传、真传。全书40余万字,以数百万言的张爱玲研究资料为依托,据实写来,力求全面、客观,追求资料之实、洞察之微、理解之彻。
本书自张爱玲的祖父辈写起,对张爱玲的“贵族血统”(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和不幸童年,有充满了真知灼见的体察;对张爱玲的成长之路和文学之路,有联系文本的具体分析;对张爱玲名扬上海的璀璨夺目和恓惶孤寂的晚年,亦有全面的描摹和深刻的分析;对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爱及去国之后与赖斯的结合
本书是对2018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的结集。内容是聚焦于人文社科领域,全面深入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深具代表性的一批深圳学人,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深圳学人风采,彰显深圳学派建设成就。主编吴定海,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院长(主席),《深圳社会科学》主编,曾任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晚清时期,风雨飘摇,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湖湘士人临危受命,凭着一腔忠君报国的热血、一股不怕艰辛的韧劲儿,从乡野走入庙堂,从布衣成长为国士,成为晚清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力量。
本书既写了他们在内忧外患之际力保国土、奋勇杀敌的丰功伟绩,又有他们在平凡日子中的处世之道和生活情趣,还有他们藏在历史深处鲜为人知的逸事趣闻。本书虽有宏大的叙事,但更多地注重从细节窥全貌,从个人看家国,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他们的热血与感受,让历史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
本书由几十位七八十岁的长者所写的约70篇回忆文章组成,记录了他们时代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留下了鲜活的历史足迹,有史料价值。是《难忘的青春——北工大“老五届”纪事》的姊妹篇。
由校园生活、工作征程、夕阳晚霞三个部分组成。工作征程,是主体部分,叙述了作者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斗、超越自己、跨越时代,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