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五个模块组成。第一部分为模块1-2,介绍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低压电器、典型控制线路、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二部分为模块3-4,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基础、西门子公司S7-1200 PLC的系统配置及开发环境、指令系统、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第三部分为模块5,介绍S7-1200 PLC的PROFINET通信和点对点通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电气技术及相近专业的"现代电气控制”或类似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在阐述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广泛应用。全书共8章,以PLC技术为主,以继电-接触器技术为辅,主要讲解继电器、接触器等控制电器的电气结构、基本动作原理、用途及用法,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基本控制环节的动作原理和控制线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PLC的接线、编程、动作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使读者初步形成PLC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能力。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易懂,可作为自
本书以“立德树人、项目设计、任务驱动”为出发点,引入了6个项目,共15个任务,具体内容包括S7-1200 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S7-1200 PLC控制输送带物料分拣、触摸屏控制机电设备、S7-1200 PLC控制G120变频器、S7-1200 PLC控制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PLC控制系统综合应用。本书所有项目和任务都源于工程实际,按照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进行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本书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要求,结合企业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材,共编写了八个学习项目。全书的内容涵盖S7-1200的认识、博途软件的使用、PLC各种常用指令的应用、函数块与组织块的应用、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PLC的通信以及PLC在变频器、伺服控制中的应用等。本书的学习项目配有学习视频、拓展任务、拓展知识与配套练习,以便使用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电气、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PL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是高等院校电气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整合了过去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的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充分体现了课程大纲和培养目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微课版)》共分为9章,第1、2章讲述常用低压电器和基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典型线路。第3章介绍可编程控制及其工作原理。第4、5章介绍了西门子S7-1200系列PLC的基础知识、指令系统及其应用。第6~8章属于PLC应用的提升部分,分别讲述了模拟量控制及PID控制、高速
本书根据电化学储能原理、电极材料和电解液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分类,介绍了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赝电容电容器、水系混合储能器件、锂离子电容器、微型电容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当前的最新进展,并从应用出发,对超级电容器当前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论述和展望。本书包含了超级电容器一线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深刻见解,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澄清。
本书分PLC理论基础和PLC设计基础两大部分。本人对PLC基础的讲解方式与众不同。例如我书中的上升沿常闭接点、比较型接点的画法是别的书中没有的。为了突出编程的重点,在编程实例中在尽量保证实例完整的前提下,省略部分枝节电路,例如,简单的电动机主电路,PLC的电源接线,控制电路的保护以及信号部分,等等。在未加说明的情况下,输入接点默认为常开接点。请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书中的编程实例一般不给出指令表。本书的编写思路与众不同,编程方法和编程技巧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用实例来展示编程方法和编程技
本书按照湖南省高职技能抽查标准机电一体化专业(PLC)考核目标来编写,参照湖南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PLC课程抽查内容,全书分五为个模块,分别是西门子S7-200基础技能模块;典型电气控制线路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模块;灯光系统PLC控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模块;机电设备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模块;PLC和变频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模块。每个模块分成几个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任务前都提出了完成本工作后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并按照技能抽查标准进行评分,通过训练能够及时掌
本书按照“以职业为基础, 以生产为标准, 以能力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以竞赛为参照”的高职教育理念, 重构了PLC技术和组态技术的知识点, 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设计了14个学习型工作任务。通过14个典型工作任务, 详细介绍了三菱FX3U系列PLC的基础知识及其指令应用, 包括位逻辑指令、定时器及计数器指令、步进顺控指令、功能指令、脉冲指令和定位指令, 还介绍了变频器、步进驱动、触摸屏和组态软件的应用。
本书第1章介绍了电弧的基本理论。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从电弧故障实验和电弧故障仿真两个方面介绍电弧故障数据的采集方式。第4-9章提出了不同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第10章对火灾参量进行评价。第11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可变窗和稀疏表示的多参量火灾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