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分类索引
  •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
    •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
    • 刘伟/2021-1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头与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密切相关,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先驱人物。他1807年来到中国,在当时直接传教难以开展的情况下,探索多种方法进行间接传教,尤以报刊传教开创性。本书全面考察马礼逊的报刊传教活动,主要介绍了他主导创办份近代化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英文季刊《印中搜闻》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参

    •   
      ¥76.00¥76折扣:10.00折  当前库存:1
    • 新版20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两课近代史纲要修订版202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材
      • 新版20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两课近代史纲要修订版202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材
      • 本书编写组 编/2021-8-1/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2021年修订版。本教材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2021年修订版教材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充分体现党的新理论创新成果和2018年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发展成就。修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

      •   
        ¥23.40¥26折扣:9.00折  当前库存:3
    •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反思(套装上下册)
      •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反思(套装上下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2020-8-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助力之下,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无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显著进展,学科体系日趋成熟。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检讨各具体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以期在更高的学术基点上推进近代史学科话语体系的拓展与创新,成为学界思考的重要话题。
          长期以来,张海鹏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与方法有丰富的论述,并且持续思考近代史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老而弥笃。是年5月,适逢海鹏先生八十华

      •   
        ¥368.00¥368折扣:10.00折  当前库存:1
    •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
      •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
      • 朱庆葆主编/2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系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学术专刊。本刊主要刊载关于太平天国及晚清时期(1840~1911)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宗旨在于保持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以客观、理性的研究理念拓展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本辑共收录文章20篇,分为“太平天国史研究”“晚清史研究”“综述·书评”三个栏目。

      •   
        ¥118.00¥118折扣:10.00折  当前库存:1
    • 晚清最后十八年.2
      • 晚清最后十八年.2
      • 黄治军著/2019-11-1/华文出版社
      • 本书主要描写了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登场,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一些野心家的工具——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等,所有人都被裹挟于利益之争中,在晚清的朝堂上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给中国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也导致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又一次洗牌。

      •   
        ¥24.75¥53.8折扣:4.60折  当前库存:1
    • 晚清最后十八年 1
      • 晚清最后十八年 1
      • 黄治军/2019-1-1/华文出版社
      • 本书为同名系列图书首册,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前夕的袁世凯事迹开始,写到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夺权,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袁世凯、李鸿章、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变法派,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而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变法派,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立宪派还是革命

      •   
        ¥26.68¥58折扣:4.60折  当前库存:1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帝国的回忆(精)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帝国的回忆(精)
      • 郑曦原/2018-11-1/当代中国出版社
      •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晚清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本书所反映的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剧痛。《纽约时报》以

      •   
        ¥75.02¥110折扣:6.82折  当前库存:1
    •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新版)
      •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新版)
      • 郑曦原? 编,蒋书婉,刘知海,李方惠 译/2018-11-1/当代中国出版社
      •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帝国的回忆(第3版):<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浴火重生(第

      •   
        ¥22.36¥85折扣:2.63折  当前库存:1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共和十年(精)
      •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共和十年(精)
      • 郑曦原/2018-11-1/当代中国出版社
      •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 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之后十年(19111921),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激变之中:新旧制度变换、新旧思想冲撞、各种政治势力交替,内忧外患,国民彷徨,许多影响中国发展的事物和思想皆发端于这一时期。危机与希望仅一线之隔。<

      •   
        ¥78.00¥120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
    • 北洋军阀(一):雄霸一方
      • 北洋军阀(一):雄霸一方
      • 薛大可、蔡登山/2018-11-1/当代中国出版社
      • 北洋政局,前后十七年间,自总统、国会、内阁,以至大军阀之起伏、小军阀之升沉;如戏剧之一幕一幕,如弈棋之一局一局;或由于派系战争之胜负,或由于依附势力之消长,倏兴倏灭,遂演成这一期间动乱之历史。

        北洋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指民国初年到民国十七年之间。袁世凯在世时,北洋派是完整的,也可以说就是袁世凯派,袁死后,则各自称雄,谁也不肯服谁,于是形成了分裂,皖系、直系之名才告出现。直皖战后,奉系又露头角,直、奉战后,国民军系脱颖而出,加上所谓鲁系、新直系、辫子军等等,

      •   
        ¥35.75¥55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