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先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地图可视化工具和常见的地图数据类型,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掌握地图可视化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HTML、CSS、JavaScript等Web开发基础,便于不太熟悉Web开发的读者阅读本书,熟悉Web开发的读者可略过这分内容;*后从Leaflet地图可视化基础、地图基本作、题地图绘制、地图动画等方面深入介绍Leaflet的开发过程,对每步的案例代码进行了详细说明,便于读者轻松上手。掌握基于Leaflet的地图可视化开发技巧,可以触类旁通,迅速掌握其他地图可视化开源库的使用方法。
本教材精选现代测绘和导航领域先进而实用的二十个典型实验,总结通用流程、凝练核心要义,将实验讲述与理论解析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在深入理解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快速掌握实践技能。本书基础与提升并重,学科领域涉及大地测量、摄影测量、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和导航制导,实验内容涵盖基准建立、数据采集、成图建模、定位定姿和软件开发,仪器设备囊括GNSS、全站仪、水准仪、重力仪、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陀螺仪、重力仪等。本书可作为测绘、遥感、地信、水利、土木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使用。
本书围绕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从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整体建设思路、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出发,重点阐述时空大数据平台中的时空大数据管理与集成、时空大数据协同调度、时空大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对时空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依托项目的示范应用,介绍天空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在智慧城市、数据治理、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及效果。
本书依据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21年修订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 并参考国家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内容与要求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教材《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的内容, 针对2017年至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最新的有关测绘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全书共分14章, 其中第1-8章为测绘法律法规部分内容, 第9-14章为测绘项目管理部分内容。每章精选部分历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作为课后习题, 供读者检查学习效果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涵盖了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中可视化、检索、编辑与分析 等常用功能点。本书共11个实验,提供相应的程序实例,主要包括:GIS开发实验环境配 置、空间数据可视化、互联网地图显示、矢量数据检索、矢量数据编辑、矢量数据统计、矢量数据缓冲分析、矢量数据裁剪分析、矢量数据叠加分析等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功能。
本书是根据作者近五年来的科研工作与经验总结的一本教材,主要面向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者,讲授如何通过C 底层程序设计实现一套完整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分析与计算、可视化展现等。本书中的全部内容均为底层开发,不依赖于任何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组件或模块,并进行了较好的模块化设计,算法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均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较好地展现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全书分为四篇共30章,作者尽量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深入浅出的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方法,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可视化等都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本书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学基础、体系结构、技术手段等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管理和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并对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地理信息服务和地理信息应用等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体系框架、发展背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重点介绍了地图制图、空间定位导航、遥感数据获取、物联网信息采集、GIS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发布等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系统科学、社会服务、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空间结构、人才需求、投资环境、发展趋势等。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二版)》对GIS的基础理论、算法以及实现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对GIS的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二版)》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地理空间数据表达、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工程设计与开发。
空间数据广泛存在于环境、生态、地质、地理、社会、经济、人口健康、军事等等领域之中。本书包括了空间数据的预处理、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空间过程的动力学建模、空间运筹、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空间分析软件包等内容。各章内容按问题提出、原理、计算公式和算例分节,强调理论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供空间信息相关领域的学者,特别是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读者使用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