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现代国家与其边缘的互动关系出发,从地理政治、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社会心态等方面对1872~1949年的兰州城市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近代兰州从“秦西极边郡”到“中国中心”的转变,鲜活展现了边缘社会参与和推动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实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向自觉转变的集中体现。“兰州中心说”也是对中国广大西部疆域价值的“发现”和“创造”。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扩展中国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在短短四十年里,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创新热土,塑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历史的奇迹。是什么推动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深圳是否走出了一条区别于经典 “硅谷模式”的“深圳模式”?进入新科技技术革命时代,深圳如何续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春天的故事”?这些将成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书俯瞰全球近半个世纪以来创新格局的嬗变,从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创新网络的角度解读深圳创新从跟跑到并跑与领跑并存的非凡追赶历程。本书从国内
本书是“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的其中一卷。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成为大后方,经济建设的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云南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在云南经济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以一个完整的时段来看待,从而窥知局势变化与政策因素在云南这样的边疆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卷从时局因素与地域环境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其对于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经济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开发活动深刻反映时局与地域互动作用的相关内容。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为依据,从“一带一路”的理论内涵、指导意义切入,聚焦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梳理了新时代中非双方在政治互信、经贸交流、安全合作、文明互鉴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内容涵盖中非国际产能合作、贸易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健康卫生合作、数字经济合作、海洋经济合作等议题。本书案例丰富,数据翔实,全面解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所释放出的巨大发展动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
本书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新发展理念,将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等经典理论与黄河流域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子系统出发,构建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动态监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情况,以全面、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并精准识别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的关键制约因素,深入把脉薄弱环节,找准政策发力点,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协同高效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
本书在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变迁的梳理基础之上,利用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女数量不同、资产状况不同、成员职业不同城镇家庭的异质性,以及中国家庭中代际扶持因素的中介效应,从而探究生育政策对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本在梳理北京城市更新的历史脉络基础上, 总结首都北京城市更新政策的逻辑演变以及城市更新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基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德国柏林和法国巴黎等首都城市的城市更新经验, 从产业、空间、规模、分配、市场和治理等角度, 构建了首都型城市更新的理论逻辑。搭建了首都城市更新模式的总体框架, 框架内容包括首都城市更新面临的挑战与特色需求、内容体系和实施体系, 实施体系包含目标、动力、功能、空间、投融资、科技、治理和保障等体系。
本书主要围绕制度型开放与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从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总体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在主要国家和地区投资面临的投资环境与投资现状、中国对外投资的案例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以及中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发展等等多个方面, 涵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政策等多个角度, 分析制度型开放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发展现状、特点与趋势。作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见解和对策, 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重要数据。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为使学生熟悉最新的国际主要区域合作、直接投资理论和方式、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并掌握最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政策,提高他们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技能,以便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更好地发展做出贡献,第2版教材修订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则,更新了数据和案例,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全书共12章,分别介绍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主要方式、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中国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技
为了积极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中央关于“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制定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特别是为了满足“经济学” “国家安全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编者编写了《国家经济安全概论》这本教材。这对国家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特点,使其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问题,深入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