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国流动人口政策演进机理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为研究对象,尝试校正流动人口宏观调整与区域微观经济政策二者混淆的误区,不仅梳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演化脉络并分析内在演变机理,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和评估,其中尤其聚焦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实践是否领先于全国的政策安排和制度供给,既关注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的一般性,更关注其特殊性,在这一过程中,还对长三角地区区域内部“两省一市”的流动人口政策进行了共性和差异化特
准确界定和测量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不仅是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键,而且对于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进行研究,并对人口趋势提出预判,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治理带来助益。本研究的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并利用数据刻画出各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路径。其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突出了对妇女生育决策行为的宏观层面的关注,并利用HLM模型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其三,从结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农民、农村以及乡土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村改居社区事实上承担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利益冲突的交织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中国各种利益冲突的交汇点。农民非农化被割裂为“农民——农民工——城市市民”的“半城市化”尴尬困境。就此而言,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更特殊的根源:首先是市场化体制催生了村改居居民个体经济利益诉求保护意识;其次是土地使用制度缺陷使得政府、村集体与村民个体利益分配失衡;其三是“公共利益”征地的不透明性、模糊性使得村民对村委会及上级政府有抵制情绪;其四是国家强有力的
优质服务是中国计划生育的一项改革创新,1995年国家计生委启动“优质服务试点县项目”,经过多年努力优质服务理念和方法覆盖到全国,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亲历者记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书记录和撰写这一期间部分参与优质服务活动人士的故事。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回忆,收集了30多名作者不同角度的回忆文章,有实际工作者记录了优质服务试点工作的艰辛与喜悦,有专家学者记述自己在优质服务实践中的成长与贡献,还有外国朋友回忆当年参与中国优质服务项目的体会;第二部分介绍了5篇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