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组织依据IPv6协议正式标准RFC 8200,突出IPv6基础、安全、过渡与部署的新知识。内容涵盖IPv6基础知识、IPv6协议首部结构、IPv6地址结构、ICMPv6和邻居发现协议、IPv6路由协议、IPv6安全机制、移动IPv6技术、IPv6过渡技术、IPv6网络访问配置和地址分配设置、IPv6技术配置实验、IPv6网络部署等。本书力求讲清楚IPv6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实验配置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在学习时结合IPv6应用,达到易学会用、触类旁通的目的。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IPv6网
本书介绍主要的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EIGRP、BGP、PPP、PPPoE、MPLS、NAT、ACL、STP、PVST、MSTP、HSRP、VRRP、IPSec、VPN、GRE、IPv6网络设计、高可用网络设计等,阐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多层交换技术(链路聚合、生成树协议、冗余网关协议)、IP路由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各种路由协议及重分布、广域网协议、VPN协议等。全书按照园区网多层交换技术、网络互联中的路由技术、远程访问Internet技术等3个层次组织各种应用案
本书作为“中国通信学会5G+行业应用培训指导用书”之一,针对5G给网络空间安全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结合5G应用展开讨论。全书共6章,分别对什么是5G、5G网络的核心技术、新基建体系下的网络空间安全需求、5G背景下的安全策略、基于5G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技术、5G新生态下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解。本书可作为5G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普型读物,供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系统、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作为信息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本书期望达到“深入”5G之道普及
本书通过企业典型案例介绍网络参考模型、数据封装、IP地址、IPv6以及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交换机端口安全、端口聚合、DHCP、生成树、VLAN、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访问列表、地址转换、广域网技术等,还介绍了可变长子网掩码、无类路由、路由重定向、路由热备份等技术,重点介绍了生成树实现负载均衡、OSPF路由、路由重定向实现不同路由协议网络互联、地址转换实现网络地址重载、路由热备份实现负载均衡等相关知识。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类的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也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网络的核心设备。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是网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本书以规划设计和构建一个拥有三个校区的某高校大型局域网络和模拟的因特网为例,以该案例的建设为主线贯穿全书,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全书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大型局域网络和高可靠网络的规划设计与配置实现方法。全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模拟仿真软件、交换机配置基础、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地址转换、访问控制技术
本书以图解方式讲解TCP/IP网络协议,辅以范例解析TCP/IP网络协议的内涵。 全书按十堂课的时长精选内容:从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通信网络规模、数据传输交换技术入手;接着重点介绍网络模型与相关连接设备,包括OSI参考模型、DoD参考模型(TCP/IP网络协议)、网络设备以及有线通信传输介质等;再以网络分层架构为主干,介绍IP地址与相关应用、解析IPv6与未来发展、ARP与ICMP协议、UDP与TCP协议、因特网与应用协议、DNS及其架构、DHCP协议的概念与运行流程以及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
本书选用了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华三通信公司(H3C)的网络产品进行介绍。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第1部分学习环境的搭建、第2部分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第3部分交换机基础、第4部分交换机实用配置、第5部分路由器基础、第6部分路由协议、第7部分三层设备实用配置、第8部分虚拟专用网配置,教学内容采用项目结合实训的编排方式,共有项目23个、实训26个,同时本教材附录了防火墙配置的实验。
本书从实用性出发,详细介绍了在eNSP软件平台上完成局域网、广域网和综合组网的实验,主要包括交换机虚拟局域网、路由聚合、路由器和网络互联、路由协议、路由重分布、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配置、校园网故障排除等相关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后给出用实际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综合组网的实验,每个实验都包含实验原理、完整的拓扑结构和详细的实验步骤,不仅可帮助读者利用华为设备轻松完成以太网、互联网设计,更能使读者进一步理解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应用。
因为与人类的切身利益相伴,网络空间中的系统引发了很多棘手的、愁人的安全问题,如何应对?单纯分析案例是不够的,仅仅探讨原理也是不足的。本书要告诉读者,系统的形态已从单机拓展到了网络,又延伸到了云计算环境,并已然形成生态系统,应对系统安全问题需要有对抗观、发展观、系统观和生态观。本书以该理念为指引,阐述网络空间系统安全的核心思想、原理、技术和方法。 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本书在阐明系统安全的整体概念和整体应对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考察网络空间系统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与实践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编程基础及环境配置,工业以太网、共享式以太网协议分析与实践,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践,以及网络层(ARP、IPv4-IPv6、ICMP)、传输层(UDP、TCP)、应用层(HTTP、FTP)等常用通信协议工作原理分析与实践等内容,基本涵盖了TCP-IP协议集的常用网络通信协议。该书实践环节基于主流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需要特殊的软、硬件平台投入,既方便学生课后实践,又方便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