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史学》是由北京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为第22辑,为“海洋史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号”,收录文章14篇,各篇文章围绕海洋史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度、东非等国家和地区。作者既有本专业领域的权威学者,也有已经初步经受学界检验的优秀青年学者。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集刊,主要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本辑为第3辑,收录了6篇文章。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3卷,主题围绕近代民族、东亚认同观念问题展开,内容涉及清代湘西地区的历史书写、水西君长国的嫡长子观念承袭制度、元明清三代“华夏”“中国”观念的扩大和普适、文治化的日本江户时代与明清东亚的世界体系、对明治维新的重新评价、奥斯曼帝国“因俗而治”的文化政策、少数民族语言神话史诗中所见的清代各民族对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认同,等等。
《历史理论与学术规范》适用对象为历史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是“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试用教材。这部教材是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试用教材,作者以新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为依据,参考了目前国内有关方面的论文与专著,尽量汲取众家之长,浓缩有用的精华部分,又作者根据其本科生、研究生论文指导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编写的,同时也参考了一些有关史学理论和论文写作的著作。教材编写突出了实用特色:力求围绕论文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展开,尽量搜集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并设计了一些练习作业,附录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范文参考。
武士弄墨,尚可附庸风雅,学者扛枪,只能归咎于命运的残酷。1944年6月16日,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因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在里昂市郊被枪杀,噩耗传出,西方历史学界为之震惊。
布洛赫并非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而屈指可数的几部专著,如《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等,都堪称别开生面的扛鼎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便沦入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此书的写作。在此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
这是一本集口述历史理论、方法与实践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手册,全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准确回答了读者的疑问,并指导从业者避开陷阱和错误。口述历史项目如何筹划?如何行动?如何开辟经费资源?访谈时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保护受访者的版权?访谈者如何通过访谈技巧搜集有用的资料?如何保存访谈的记录?如何利用口述历史?等等,都能在书中找到细致入微和富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答案。
全新修订的第3版,引导读者把握数字技术时代给口述历史带来的机遇,也为迎接新的挑战提供了务实
《四人帮兴亡(增订版 套装全4卷)》是全景式反映“四人帮”兴亡的唯一纪实文学作品,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生动读本。 《四人帮兴亡(增订版 套装全4卷)》由著名作家叶永烈潜心30春秋,收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材料,采访100多位当事人,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完成。全书共分4卷(初起、兴风、横行、覆灭),25章,以近200万字的篇幅及大量反映历史现场的图片,真实反映了“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一生及“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四人帮兴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