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6章构成, 分别介绍绪论、林火预报、林火监测、森林火险区划、森林火险预警和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的内容。
本书顺应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规划,从我国林木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及木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论述了诸多木材保护技术和若干木材保护学研究新进展,阐述了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提高木制品附加值的重要意义。全书共14章,内容涵盖木材的保护学特性,木材的变色、漂白与染色,木材防腐,木材虫害与防治,木材阻燃,木质材料的耐候性,木材的尺寸稳定化,木材的强化,木材重组,木材光降解与紫外线防护屏障的构建,木材的透明处理,木材的智能响应,仿生与木材保护,重点介绍了这些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和处理方法。本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11章。总论部分介绍了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概况、森林昆虫学及其研究内容和发展历史、森林昆虫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森林昆虫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昆虫的形态与器官系统、昆虫的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以及害虫管理的策略及技术方法等;各论部分包括苗圃及根部害虫、顶芽及枝梢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球果种实害虫以及木材害虫,包括200余种主要害虫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方法等,以及害虫的简要介绍。 本书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保护、园林、园艺等专业教材
三北工程区大部分区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 水资源稀缺, 如何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布局和实施三北工程区林草植被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书从不同空间尺度, 系统分析三北工程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变化趋势, 确定基于水资源约束的林草植被理论分布格局, 提出不同空间尺度乔灌草水平衡的林草资源配置方案。
本书在一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微生物学科领域的Zuiin研究成果和进展,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正、更新和适当加深。全书共11章,二章到十章围绕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互作、系统分类等5个方面,由微观到宏观、由静态到动态、由孤立到联系,对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阐述,力求信息准确、内容及时更新、行文简洁;同时,在绪论中对微生物的总体特征及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做了概述,在十一章中对目前的研究焦点——农业微生物组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
《广东丹霞山植物图鉴》作者对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针对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实地采集、拍摄,记述了各物种的简明形态特征及其生境特点。《广东丹霞山植物图鉴》共收录丹霞山地区的野生维管植物183 科686 属135□ 种。物种的编排均采用分子数据构建的新系统,即蕨类植物采用PPG I(□016)系统,裸子植物采用GPG I 系统(Christenhusz et al.,2011),被子植物采用APG IV(□016)系统。《广东丹霞山植物图鉴》对丹霞山维管植物鉴定
本书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生态防护林营建困难、质效较低等问题,采用植被恢复生态学和土壤生物工程理论,围绕盐碱地生态防护林生产力提高和功能提升目标,系统开展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营建理论及其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土壤-植物系统的水盐交互效应,揭示了地下水水位及其矿化度对柽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明确了黄河三角洲主要耐盐植物材料的生长及生理特征,评价了不同防护林林分配置模式的生态效应,研发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的建植技术,构建了以“水体-土壤-生物”为关键
屋顶面积为一座城市面积的20%~25%,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立面”。由铺地锦竹草研制而成的“屋顶绿化草坪”外观整齐,在“无浇水、无施肥、wu xiu剪、无喷药及无管护”的“五无”免维护楼顶环境条件下,持续多年生长良好。《铺地锦竹草屋顶绿化新技术》是铺地锦竹草应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新研究,正文部分共有6章:第1章城市环境与屋顶绿化;第2章屋顶及草坪杂草调查与分析;第3章铺地锦竹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性、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等;第4章铺地锦竹草抗逆性生理生态研究,包括耐旱性、耐涝性、耐热性、耐寒
本书从火干扰后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分解出发,探究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氮循环的影响机制,以期揭示火干扰在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作用,评价火干扰后植被恢复与氮固持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火干扰后的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介绍了我国优势特色明显、经济效益高、对地方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经济林树种、优新品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以及国内外科学、先进的栽培技术。树种涵盖木本油料及干果类树种、木本水果类树种、木本药材及饮料类树种、木本粮食类树种、工业原料类树种、木本调料及菜用类6大类、26个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