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作者本人家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 描写了先祖、父母等亲人的生活、经历, 展现了从1918年至今的一百多年间, 兰州的文化风貌和城市变化, 以家族人物命运的起伏为主线, 描写了国内外亲人的交流, 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展示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命运体验, 多层次、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在甘肃形成的独特风貌, 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传统贸易中的体现, 还有中国文化审美百年来承袭、更新展示出的巨大生命力。全书文笔细腻, 可读性强。
本书共分为四章:“红尘怡情”引经据典,写了家乡的百花、百草和百果树。“人间真情”回忆生活,记下自己与亲人的感人故事。“山水寄情”将山区的那山与那水如画卷般铺展出来,不禁让人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乡风乡情”以细腻笔触记录了独具地域性的保康山区所发生的故事。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辑是《淘金岁月》。这部分是对作者的广州生活和工作的反映。散文写作开始于在厂州的职业生涯迷茫期和思考人生往哪里去的阶段,《淘金岁月》就是反应这个阶段的行迹和心情。其实就是一个南漂客的漂泊和迷茫。第二辑是《羁旅天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差旅各地,也让作者有机会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见世界、见他人。第三辑是《尘世微末》。这部分是对广州七年以外的人生阶段的反映,包括童年在老家,读博在天津,以及对过去的人和事的回忆。第四辑是《朝闻夕逝》。主要是过去这些年写过的一些文章。<
本书描述了女作家盛林与丈夫菲里普参加了一个摩托车团, 队友来自八个不同的国家。盛林和骑手们一起骑越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炎热、最宽阔、最危险的卡拉哈里沙漠。他们途经了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家。作者在冒险中经受了炎热、干燥、颠簸、土匪、野兽等挑战, 还有身体极限、生死的挑战, 以及意志、毅力、信心的考验, 也见识了奇异的沙漠风光, 目睹、体验了当地人古老、淳朴并且独特的生活方式。
《远行记》精选季羡林所写与旅游相关的经典散文作品,涵括国内、欧洲及亚洲诸多自然及人文风景胜地。在季老笔下,有敦煌壁画之精美、黄山之奇绝、蓬莱阁之缥缈、延边活鱼宴之动人心魄,更有德里、孟买、仰光等城市的异域风情,以及欧洲的独特味道。经由文字之眼,可与季老畅游世界,体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养猫记》一书收入了季羡林写动物、植物以及雨雾自然现象等的散文,其中包含名篇《夹竹桃》《马缨花》《清塘荷韵》等。通过季老生动的笔触,可以看到季老与爱猫之间互动的细节,季老在家中老狗身上所赋予的对母亲的深情与怀念,更可见丝瓜、荷花等所蕴含的奇妙且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季老笔下万物皆有灵,皆可入怀和入笔的细腻情怀。
这是作家周生祥继出版《跨界》《天候》等长篇小说和生态散文集系列五卷本之《润物》后又一部生态散文集。《润声》是作者从近些年作品中精选的100个小故事,以作者居住的小区为背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生活在这里的香樟、银杏、枫香、沙朴、桂花等植物之间发生的趣味盎然的故事,植物能讲故事、猜谜语、做奥数、玩游戏。将植物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树立了众多个性鲜明的植物形象。本书从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为切入口,以小见大观照社会现实,以贴近生活的立场,深描生态环保建设的变迁、新农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三十年来的100余篇文章,内容分为绽放生命、学习路上、四季风雨、杏坛清风、故乡情深、旅行小记、子芽要:快评、情韵依依、相见恨晚、磅大地、汉语之美、史可鉴心等十二个部分,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年创作的散文随笔一百余篇,表达了作者深挚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思,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文学的感悟等。
本书为陈茗屋先生的谈印散文, 皆曾刊登于《新民晚报》。陈茗屋先生以书法、篆刻闻名, 但文章功底亦了得。他的散文含蓄蕴藉, 充满人情味, 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回顾以篆刻为中介的社会交往, 讲述与方去疾、钱君匋、叶璐渊、陈巨来、童衍方等多位大家的交游往事, 以印章或印谱为探讨媒介, 既分析篆刻形式结构特色, 更呈现篆刻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面貌。2016年我社曾出版其首部散文集《苦茗闲话》, 收录散文八十二篇, 此为续集, 收录其近五年发表于《新民晚报》的六十余篇专栏文章。
本书为青浦区文联主席曹伟明的个人散文集,共包含文章数十篇,由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赵丽宏为本书作序。
该书稿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共分五辑。这些散文源于生活,接纳地气,散发着江南的灵气,浸润着江南的文气,既有诗情又有哲思,是江南人生活方式、乡愁乡恋乡情的展现,江南绿水青山生态的赞美,是一幅江南如此多娇、具有厚重底色、丰富水色的灵动长卷,希望给读者带来别具风采、入心走心的审美享受。以散文形式描绘了以上海及其周边地方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作者结合其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