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黄金时代之一。有些人走了,带走的是一个时代的,只留下一个背影,对每个人来说磨难有时未尝不是一种财富,维多利亚童年过得不幸福,她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本来对她来说要坐上大英帝国的宝座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她或许就是有这样的运气,这或许是命运对她的另一种补偿。她统御的国家成了那个时代最强大
本书是一部交织着男女恋慕之情和君臣权力之争的真实的历史。英国著名作家斯特莱切在书中用写小说的手法,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臣下埃塞克斯两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种不寻常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使这几个历史人物以血肉具备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引人深思。
在这部评述性传记中,翁布拉尔用颇具个人特色的独特视角和犀利语言,在西班牙诗歌传统的脉络和现实社会背景的观照中,对诗人洛尔迦进行了尖锐、生动、清晰、严密又果敢的研究。他破除了长期以来关于诗人的神话、臆想和谣言,让我们走近真实的洛尔迦——不再是写诗的安达卢西亚天才少爷,而是混淆了苦闷与自由的异类诗人,在对“恶”的深刻理解中写下“生命不高贵,不美好,不神圣”。而“被诅咒的诗人”既指向个体、指向内心、指向创作,又指向一种存在主义的宿命。
本选题为茨威格传记作品集之一,讲述了麦哲伦的一生。他在印度和非洲服军役,同西班牙国王签订合同后远航,在航行过程中处理叛乱,克服困难后终于取得成功。他是第一个把环球航行理想付诸冒险运行动的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让人类文明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茨威格在本书中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坚强、谨慎和孤僻的麦哲伦,在对麦哲伦航行过程的描述中凸显了其性格,描述了麦哲伦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茨威格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麦哲伦的一生写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的小国家波黑,饱受战争创伤。一带一路建设为波黑与中国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波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书对波黑的杰出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翻开本书,一幅波黑历史文化的美丽图景将向您完美呈现。著名导演大师库斯图里卡、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哥伦·布雷高维克,为波黑的影视和音乐艺术做出杰出贡献;当代作家和文学评论人亚历山大·黑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是波黑文学界的优秀代表;在体育界,有足球名将塞亚德·萨利霍维奇、米拉
本书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做出了集体考察,主要论述了9位重要的史学家,包括:乔治·鲁德、罗德尼·希尔顿、克里斯托弗·希尔、约翰·萨维尔、霍布斯鲍姆、维克托·基尔南、多萝西·汤普森、爱德华·汤普森和拉斐尔·塞缪尔。我们对他们的生平和重要著作、主要的史学思想甚至理论方法做出了探究,不但关注他们的史学理论和实践,也重视他们的现实社会关怀。最后,就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集体史学贡献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同时也探讨了他们的史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史学研究的意义。
本书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展现了其成为帝皇的一生。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被冠以“大帝”之称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强国。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英主。
本书讲述了克里奥帕特拉这位埃及艳后的传奇故事。她的一生辉煌壮丽,又浸满古老东方的神秘和魔力,充分展现了路德维希作为史学大家讲述故事的非凡功力,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鼓舞人心的古社会景象,使我们再次沐浴在罗马的伟大光辉中。
《当卡夫卡迎面走来……:一本回忆录》是弗朗茨·卡夫卡的朋友、亲戚和熟人对他的回忆,这些文字时而令人惊讶,时而相互矛盾,但共同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面。本书试图通过卡夫卡亲友的视角来揭示这位神秘作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主编汉斯-格尔德·科赫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反映卡夫卡个性和真实生活的文章,同时排除了那些撰写者过于自我中心或与事实不符的记述。本书的特色在于,它不仅仅是对卡夫卡生平的再现,更是对他人格的探索。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窥见卡夫卡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复杂关系。
与其他绝大多数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记不同,本书作者卡罗琳·韦伯独辟蹊径,从服装政治的角度,追溯了玛丽从14岁踏上法国国土直至38岁被革命者处决的人生历程,同时也从这个独特视角重述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过程。在作者看来,基于王室子嗣传承、法国上下对奥地利的怀疑、法国内部政治斗争等原因,玛丽孤独无助。正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服装、头饰、珠宝这些代表时尚的“外在”成为玛丽显示甚至是据此抓住权力的象征。因此,她不仅引领了当时法国的时尚,而且冲击了当时法国乃至欧洲在服饰乃至礼仪上的保守落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