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论语》的通俗讲解,不是单纯的注解和翻译。作者用一贯的朴实、接地气的语言,将《论语》里的道理讲明白,说透彻,善用类比和大量的例子,可读性强。作者旁征博引,将一两句或几句的内容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生活实际角度详细讲解,让读者一读就懂,并能把智慧运用到实际当中。
《孔子的故事》是作者在参照《论语》《孟子》《史记》等材料之后,对孔子的生平进行整理,并且以朴素易懂的笔触创作的作品。本书首先对孔子的家世进行梳理,再依据时间线,将孔子在鲁国成长——周游列国——回到鲁国这几十年的经历,与他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展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决意志和欲扶大厦之将倾的伟大信念。在最后几章,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以及他与学生之间的深切情谊。虽然春秋时期他的理念不可行,可他的思想通过《论语》记录下来,称为传世之经典,为后代瞻仰。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心法”修证为纲,通过近三百篇案例,阐释了儒家国学的思想体系,包括了儒家王道思想的心法总纲,国学的教育纲领,国学的致用之道等内容,并对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如礼、仁等进行了全面阐释。下篇则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论语》的国学修证纲要。在儒家修证方法失传的情况下,本书从思想体系和修证纲要两个方面完整地再现了儒家学问的整体面貌。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时期老子的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文字简练,晦涩难懂。近代古文家叶玉麟先生为《道德经》作注,出版《白话译解老子道德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当时受到欢迎,可惜后来湮没无闻。本书对该书重新出版,对内容做了一些校正,以适合当下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鬼谷子》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书共三卷,提出了“捭阖”“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所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此书为全本全注全译本,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以期给读者带去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本书为图文结合典藏版,甄选部分优秀插图,充分协调图文比例。本书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利于读者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高诱注《吕氏春秋》的价值在于他是用历史主义的发展观来看待所注文本,存阙疑,讲求是,校勘文本以还原其真实面貌,释古今语、古今字以揭示语言的历时性,释方言词语以展示语言的地域性,随文释义以见语境对语言解释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汉代古文经学的治学特点,也为后世传注训诂做出表率。高诱在作注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辅助训释,通过对这些引书文字的考证,可以看到高诱本人的学术体系以及先秦典籍在汉代的流传情况。作为一名经生,高诱“通经明道”,通过训诂小道以明经文大义,体现了他身处陋室却“兼济天下”的经世情
儒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乃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数十年来,虽无通论性的研究专著问世,但举凡作家作品研究、流派研究、地域家族研究、体式技法研究以及政治观念与事件研究,于此问题均有不同维度与层面的涉及,可谓成果丰硕。故而,唐代儒学与文学的通论性研究,须在一个已有良好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系统并深化相关问题的解读,才有可能后出转精。同时,中古史研究在历史书写、中央与地方(乡里、藩镇)、制度与实践、日常治理及政治文化诸领域所展现出的极高水准,也让此项研究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再则,此问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逐段逐爻对难理解的字、词、句、专有术语、典章制度、独特的解释系统等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注释,同时结合现代生活和工作,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其中的哲理,对原文进行了晓白通畅的今文翻译,并对生僻的字词加注拼音,是兼具《周易》普及与研读的上佳文本,更是初学者的案头书。
本书借鉴古圣先贤的智慧,融合现代知识的优势,结合个人生活的体会,运用当下语言的习惯,探究道理之间的汇通,辨析各类思潮的善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语》为基础素材,运用创造性转化的思维,系统摘取其中的部分章句,按照做人与里仁、做人与孝悌、做人与为政、做人与名位、做人与言行、做人与学习、做人与富贵、做人与礼乐八个章节进行阐述。本书不侧重文字学或训诂学,以生活中的案例切入,讲解章句中蕴含的深刻义理和做人标准,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感觉。
中国生命的学问,从来就紧扣着体会与实践,务求当下之对应。《论语》之所以迷人,也正因那里头的生命对应,处处鲜活。薛仁明谈孔子,对应书名,讲的是个喜字,如实对应,又随缘欢喜。《孔子随喜》,谈的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门话语,对应的则是这个时代。《论语》是既往,更是当下。
《孔子随喜》是薛仁明代表作,此次由中华书局增订出版,力图将古往今来宏大的虚构的孔子转变为私人的情感和具体的民间解读,把早已概念化的孔子描述成如此有趣、清新、通达且生机活泼的寻常人物,通过薛仁明所看到的那个亲切的孔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