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三编:上编从甲骨古和金文中存在的重要关键词,联系与之相关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讲远古时代的审美观念 ;中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的主要饮食器物的起源与展开来讲内蕴在其中的审美观念;下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主要舞乐器物的起源与展开来讲内蕴在其中的审美观念。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ische,18441900)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本书中秉承瓦格纳通过艺术重建神话的理想,构造了一个文化哲学理想,撇开以早期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的艺术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学-理论文化(发端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传统),而推崇具有形而上学性的悲剧艺术。从书名来看,本书是对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悲剧的探讨,但实际上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阐述了作者的许多哲学思想,因而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
作为一部引领时代潮流的跨学科巨著,本书巧妙地将神经科学与人文美学两大领域相融合,从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到人文艺术,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人类追求美、体验艺术的心灵地图。 本书通过丰富的科学实验和生动的艺术案例,揭示了人类大脑中与美、快乐和艺术相关的神经回路与机制,并展示了这些机制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 ·美。通过神经科学的透镜,揭示我们对面容美、身体美、风景美、数学美等的偏好如何根植于大脑深处的奖赏系统,这些特性不仅关乎生存繁衍,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 ·快乐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在对“审美”这一行为有个整体的认识之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以此种审美观为指引进行具体的审美实践,让他们在展厅中、舞台前、自然里,自由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愉悦。这是作为一名美学教师的理想,如果能够成功,那么笔者对美学的研究就是有意义的。
审美制度问题研究是美学当代转向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打破西方传统美学关于“美”的纯粹凝视,以对“美”如何作为一种被建构与能建构的存在的探讨,揭橥审美和艺术的复杂性、特殊性及其深层社会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美的创生机制。本书主要从人类学批评、审美资本主义批判、审美革命与审美治理四个方面接衍审美制度的被建构与能建构之维,力图在当代多重文化叠合的语境中,基于“美”的叠合性、杂糅性、流动性、嬗变性和再生性等特征,发掘“美”的建构机制以及美学介入社会的力量。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艺术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学家,他著述丰富、思想成果深厚且影响深广。其兼容中西而富有民族底蕴的艺术思想,对我国现代艺术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研究我国现代艺术思想的重要资源,也是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理论借鉴。本书对宗白华的经典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对其主要作品中体现出的重要美学范畴、主要艺术命题、对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影响与关联等进行了总结和发掘。著作附录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宗白华的美学文章简目、重要言论、研究资料目录等。
《以神为马》,语出《庄子》。借作书名,意指在 “有涯”与“无涯”的对立中,以自由精神追求学术—人生的无限境界。作者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美学,以美学基本理论的探寻为要津,纵深出入中西艺术,最终落实于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经典问题和核心范畴的审思。 从风骨到神韵,从李贽的童心与空观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再到庄子美学辨正;从陶渊明的乡土诗意到老年徐渭的少年情怀,再到《红楼梦》美学意蕴的新解……《以神为马》以庄子“游”的观念导航中国美学,验之以中国文化的多元丰富,书中对20世纪以来的多种通行观念的尖锐质疑为深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是一部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生活词典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本书中,韩良露融汇毕生所学,梳理中国数千年古老历法,旁征博引两百余篇诗词典籍,完整解读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民俗风貌、诗词典籍、养生美食……本书不仅仅是古老的知识,也是一本生活出来的美学指南,将古老的文明、传统、习俗化用于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相处的细节中,让人感受到节气其实也是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过普通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几乎囊括了上海和全国美学工作者近期发表的优秀论文,旨在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三十多篇文章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分为十章。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学术水平,是对中国美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处的及时而恰当的总结与支持。十个章节主题鲜明且多样,内容丰富,思考深入,论述有力,从中得以窥见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现状和水平、问题和焦点所在,其中的许多研究成果既有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又有对学术传统的接续和对学术前沿的突
本书在马克思主义休闲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西方休闲美学思想资源,继承中国休闲美学思想传统,立足于当下中国现代社会的语境,对中国休闲美学的内涵包括它的产生、概念、性质、功能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分析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现状,探讨了中国休闲美学在实现他们精神生态的和谐、稳定、平衡、健康以及在更高层面实现他们精神生态的调整、优化和动态平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最后分析了当下语境中发展中国休闲美学、维护现代人精神生态良性循环的有利条件、面临的困境和产生的误区,探讨了走出困境和误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