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历史学术著作,从生态文明角度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读。作者马克·伯特尼斯认为不应该将自然史和人类史截然分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界的演化从来不是各不相干的,人类文明和自然界的生态息息相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生态的方方面面,人类活动之于自然界连锁反应的分量已经越来越重,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注重生态内涵,并且共同行动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书阐述人类文明史的学术角度较为新颖,突破了惯常的历史研究路径,具有较高的
本书聚焦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技术前沿,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首先介绍了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的背景、基本概念与原理;其次介绍了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方法与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生态学应用的最新进展,并提供了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甘南州生态大数据平台案例。
本书基于卫星遥感、基础地理信息,以及新浪微博、腾讯定位和百度迁徙等多源地理大数据,采用大数据时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GIS空间分析和时空统计分析等手段,开展青藏高原现代人类活动的时空模式及人类潮汐式旅游与商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压力与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青藏高原人群动态分布及节日响应、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节律模式解析、青藏高原人群移动的时空模式挖掘、青藏高原空间语义认知与旅游活动分析、青藏高原数字足迹与生态环境应用和青藏高原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化分析等。
本书内容丰富,包括了生态文明概述、生态文明思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林业与生态文明、森林生态旅游及康养与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九个方面。与其他生态文明教材相比,此书更贴近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更适合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需要。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既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又兼有实践性、可读性,可以作为从事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工作的朋友们学习的参考书。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权益保障愈来愈成为环境政治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主要基于环境正义的视角,探讨了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基于翔实的调研资料和典型案例,梳理了我国环境权益保障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国际社会环境权益保障的基本经验,基于制度哲学的考量,对我国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体系建设进行了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