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稻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稻瘟病菌的危害特点、病害循环、防止措施等,同时概述了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过氧化物酶体蛋白MoPex1调控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阐明了过氧化物酶体蛋白MoPex1调控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和糖基转移酶蛋白MoGt2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系统解析了MoGT2在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菌落疏水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MoGt2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介绍了转录调节子MoSom1磷酸化位点Ser2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病害症状、病原物、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防止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本教材由绪论、植物病理学基础(上篇)、农作物病害(下篇)、附录和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上篇分六章,分别介绍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所致病害的
本书通过大量图片介绍了核桃15种病害和34种虫害的症状、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等。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与病虫害防治相关的基本知识、核桃园常用农药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核桃病虫害周年防治历。
本书为“园艺植物病害学”课程的实验、实习与实训教材,分上下两部分内容。上部分为实验篇,共六章,主要包括园艺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的观察与识别,以及蔬菜、果树、粮食作物、其他经济作物和花卉等园艺植物重要病害的症状特征与危害特点;下部分为实习实训篇,共三章,主要包括园艺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和防治,以及植物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等内容。
本书介绍了烟草病虫害的诊断、预测预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涵盖 76种烟草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原因、特点及主要的识别特征,解释了导致众多病虫危害症状出现的因果关系,描述了如何确定病虫侵染危害水平及制定可行的绿色控制技术。本书是编者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总结,同时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反映了历史及当前烟草生产中烟草病虫害的真实状况和研究、防控水平。
本书分上、下2篇,共13章。上篇包括昆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个体发育、分类、生态、种群动态预测与种群密度估测技术等昆虫学基础知识,下篇在全面阐述烟田食烟昆虫、食烟软体动物、食烟昆虫天敌和贮烟昆虫的形态、年生活史、习性行为和生态特性,以及烟草昆虫与烟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烟田烟草害虫和贮烟害虫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书中附有主要烟草昆虫彩色生态图。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共6章,属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叙述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与植物的抗病性,病害的流行、预测及防治原理等带有共性方面的理论内容;具体是:绪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病原物和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预防。下篇共7章,重点叙述了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一些重要病害的症状特征,以及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同时对部分常见的次要病害做了简要介绍。具体是:粮食作物病害、经济作
本书第一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出版,2014年再版。本书为第三版,由全国28所农业院校长期从事“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和修订,入选了首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全书分水稻病害,麦类作物病害,玉米、高粱和谷子病害,薯类作物病害,棉花和麻类作物病害,油料作物病害,烟草和糖料作物病害,果树病害及蔬菜病害九章。各章系统地介绍了各类作物重要病害的病原学、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对重要病害增加二维码资源进行补充,对次要病害也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简要叙述。
本教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讲述草坪病理学基础知识,包括绪论,草坪病理学的基本知识,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病害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病害诊断,病害的发生、流行与预测及病害防治原理与方法。下篇是常见草坪病害及其防治,包括常见草坪草茎叶病害,草坪草根部和茎基部病害,草坪草种子病害及草坪其他病害。为增强教材的实用性,还编写了3个附录,即草坪病理学名词术语汇总,常见草坪病害防治药剂及草坪病害检索表。 教材结构系统,内容详尽,既涉及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书参照园林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和工作过程,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建设经验,满足高职学生学习和在岗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人士自学开发的。本教材共分8个项目、31个工作任务,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害虫识别、病害识别、病虫害调查测报、综合防治方案制定、农药使用技术、综合防治技术等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