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探讨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包括非遗、原生态文化资源、泼水节的文化建构等,也有民族文化民俗的探讨,既有理论反思,也有大量的实践研究,
这是一个关于圣徒和间谍、渔民和海盗、商人和掠袭者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如何大胆地穿越北海,建立世人熟知的世界。罗马帝国谢幕时,北海沿岸还是偏远的蛮荒之地,处于世界的边缘。千年之后,这一地区成为全球各帝国的中心。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派伊将这种转变归功于北海的潮汐和风暴。他生动描述了中世纪北海一带的生活,重新发现了那个失落的世界,追溯了持续的海上交流和不同人的行事风格如何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在那个朦胧的时代,冰冷灰暗的北海逐渐成为现代世界诞生的摇篮。
本书中,索威尔的核心观点认为,无论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还是漫长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一次转折,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历史的剧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解文化资本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明社会的经济命运的影响为何远远超过政治、偏见或基因,而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差异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民族问题,从内在发展的角度,为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社会争取更多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自信。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缘起、共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观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理论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体系建设的积极尝试。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实践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其中包括全国一盘棋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央财政补助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与改进路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民族学研究发挥服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功能与作用的体现。
正如费孝通先生想成为“A wild horse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成人礼”,是每一位新生民族学人类学初学者所要经历的。如何巧妙地进入田野?如何描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何抓住田野中的新奇点?如何呈现生动有趣的田野故事及抒发因境生情的感受?这是每一位初入田野者所要思考的。 该书主要收集了在西部地区调查时的田野故事,讲述自己的田野经历和感悟,所见所闻所思。有趣的故事为主,简要思考为辅或者故事背后融入精要的学术思考
几千年的历史演进,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本书基于完整的历史脉络与结构体系组织形成,作者汇集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专家学者,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角度,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抓手,全面探寻明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
本书上篇主要介绍了包括进化论、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在内的西方人类学研究的不同范式,沿着历史脉络梳理了不同范式的发展历程,既系统阐释了每一个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核心观点,又聚焦了不同研究范式下的经典理论流派的研究方向和核心关注点。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应该在不同的思想流派间搭建起联系,形成强调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共识,即历史和文化是人类学的构建条件,进而提出历史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主张,并对此范式进行具体剖析。在对不同的人类学范式进行深刻剖析后,本
本书收入了世界史先驱威廉·麦克尼尔在1979-1986年之间所做的五场讲座, 与《西方的兴起》《瘟疫与人》《竞逐富强》等名著一起, 共同展现了麦克尼尔构筑人类整体史的宏大构想与独特见解。全书新颖地将边疆、人口、疾病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 深入思考了人类历史中微观寄生关系和宏观寄生关系, 提出了人类历史的灾难守恒定律, 揭示了人类意愿在历史中的讽刺, 引人深思。他的儿子、美国著名环境史家约翰·麦克尼尔为此次新版撰写了新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