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阐述地面防空作战筹划的概念与特点、依据与要求、程序与内容、时机与方式等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地面防空作战筹划实施步骤,分别给出了基干清单的任务理解、基于要素的情况判断、基于策略集的作战构想设计、基于评估优选的作战方案拟制以及基于行动链的作战计划制定等具体筹划方法,最后概要介绍了地面防空作战筹划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本书具有理技融合、深入浅出和图文并茂的特点。
本书可供从事作战任务规划、系统工程以及防空指挥信息系统研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重点围绕如何认识未来智能化战争、如何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重大问题,按照智能化战争的历史必然、基本特征、制胜机理、作战场景、演变趋势、作战指挥、训练模式、技术支撑、理论创新到安全战略的逻辑主线,展开了系统的前瞻探索、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可贵的理论创新。本书内容涵盖智能化战争巨系统的复杂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思维方式和战争艺术等,为从事军事科学、科技哲学、国防科技、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等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可供有兴趣研究智能化战争的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和军事爱好者学习借鉴。
空地协同是防空作战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存在着许多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本书主要分为空地协同基础理论和实现高效空地协同的技术途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重,点介绍了防空作战空地协同的概念与作用、发展演变、主要任务、特点、规律、要求、内容、方式及运行机制等,并提出了实现高效空地协同的三个前提条件;第二部分(第3~7章)重,点围绕这三个前提条件,分别阐述了实现作战空域划设、空地信息共享和空地协同行动联合控制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为便于实践应用,还给出了空地协同基础
中国兵家历史源远流长,智略雄冠中外。本书从起源流变、代表人物、传世著作、经典战例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兵家做概略性考察。“源流篇”以时间为轴,选取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总结其军事理论与实战贡献,系统梳理中国兵家的发展演变脉络。“分野篇”通过列举中国兵家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分析军事谋略、练兵方法、军事制度、军事装备等方面蕴含的重要思想。“战例篇”则以具体的战争、战役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中国兵家的军事实践,对那些能影响历史进程、开创战争模式,或是能为后人提供经验教训的战例进行分析,从正反两
本书按照“概念、技术、流程、实践”的思路对美军作战仿真实验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首先从美军作战实验的相关概念着手,分析了美军对作战实验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等基本问题;接着重点分析了美军作战仿真实验中使用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分析技术、互操作技术以及典型的作战仿真实验系统;然后依据仿真实验实施流程,从需求分析、实验设计、数据来源、实验控制、结果分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美军作战仿真实验的实施方法和相关要求;最后从实验管理机构和具体实验案例两个方面对美军作战仿真实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孙子兵法》是目前中国存世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家圣典”,全书字字珠玑,处处体现顶级谋略。本书由军事评论员、国际问题专家宋忠平执笔,对2500多年前的东方智慧进行深入面透彻的解读,帮助读者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孙子兵法》的核心要义,深了解世界格局,机智应对商场博弈。 《读懂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章,每一章除思维导图、原文、注释、译文外,还创造性地加入现代战争案例、商场如战场两部分。《孙子兵法》的思想跨越时空,对现代战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作者在选择战例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具体
《孙子兵法》是只讲战争的书吗?《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竟不主张打仗?……《孙子兵法》是众人皆知的兵书,但其实又有许多方面,与读者的一般印象截然相反。
《〈孙子兵法〉通识》不仅在书中回应了上述问题,更打破常规的按篇章讲解的模式,将《孙子兵法》不同篇章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从兵圣孙武、《孙子兵法》其书及其流传、战争审思、微言大义、思想内核、国际传播、比较视野里的《孙子兵法》等七个方面,对《孙子兵法》全书进行了有机串联、生动
本书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合订本。两本兵书都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孙子兵法》全书十三篇,用极为精简的文字阐述了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提出诸多精辟的用兵法则。《三十六计》分成六套战计,每套战计下包含六条小计,从而形成三十六条计策。每条计策都使用《易经》上的话来解释,体现了刚柔、奇正、进退等思想。两本兵书所论述的兵法谋略,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维,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本书紧密跟踪研究国外有关国家太空安全与军事发展动态,系统梳理总结世界太空安全与军事发展特点、重点,前瞻研判国际太空安全与军事态势走向,可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支撑,可为相关理论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外太空安全与军事领域发展动向提供系统全面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