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8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信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第3章为基于新型散布熵的特征提取方法,第4章为基于新型斜率熵的特征提取方法,第5章为基于新型Lempel-Ziv复杂度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为基于新型分形维数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为基于多尺度处理的新型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第8章为基于新型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模态分解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信号与函数、信号与傅里叶级数、信号与频谱、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信号的卷积、信号的采样、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上下变频、信号的抽取与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数字滤波器、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图像处理理论近年来发展迅速,从稀疏表示理论到基于张量表示和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方法不断涌现,并且这些全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已经应用在手机、视频监控、遥感数据处理中心等平台上。本书以彩色图像、多/高光谱遥感数据、视频数据、偏振时序图像数据为研究对象,总结以张量表示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为核心的图像处理理论的昀新进展,并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如何利用张量表示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多/高光谱遥感数据、视频数据、偏振时序图像数据的处理问题。
"《深入理解DSP:基于TMS320F28379D的开发与实践》介绍德州仪器(TI)公司**推出的TMS320F2837xD系列DSP的开发和应用,以TMS320F28379D为代表详细介绍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应用配置以及开发实例等内容。《深入理解DSP:基于TMS320F28379D的开发与实践》共分为15章,首先简要介绍F28379D C28x+FPU的架构特点,然后基于CCS 10.3软件环境,讲解其基本使用方法、软硬件开发环境及基本开发流程。在详细介绍F28379D的硬件结构后,针对其
本书系统介绍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及其在通信系统、数据压缩等领域的应用。全书共分为8章,涵盖了信源模型、信道容量、信源压缩编码、信道编码理论、循环码、BCH码、卷积码和Turbo码、LDPC码和Polar码等。本书以丰富的实例和应用案例为引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掌握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能够了解这些理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高
本书以通信、电信领域的具体应用为背景,以卷积模型为主线,借助信号分解全面分析了信号与系统的频率特性,借助S变换、Z变换系统讲述了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本书内容简单明了,物理概念的讲述通俗易懂,问题分析逻辑性强,实例针对性强。相应章节增加了关键知识点的Python仿真,实现了卷积、系统求解、傅里叶变换等核心算法及其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书中还详细讲述了矩阵运算,并对程序做了详细注释,Pvhon零基础人员也可读懂仿真程序并进行编程。 本书可作为高校工科电信、通信等专业中信号与系
"本书系统阐述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与特性,以及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深入论述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z 域分析,全书共7章。本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按照连续与离散并行,先时域后变换域,三种变换域分析并列的结构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较大篇幅的更新。在内容上更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本习题册主要由习题和参考答案两部分组成。习题类型丰富,包括选择题、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证明题及分析设计题, 内容涉及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和性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和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 本习题册共分为三册,其中第1册和第3册中分别附有相应的综合试题和期末模拟试题,以便学生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习题册既可作为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控制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同步练习
《现代智能控制实用技术丛书》共分为四本,其内容按照信号传输的链条,即由传感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息的传输与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组成。本书系统地对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调制的目的,以及调制波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调制波数字线性调制中的幅移键控(ASK)调制、开关键控(OOK)调制,非线性调制中的数字频移键控(FSK)调制、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和相移键控(PSK)调制,以及载波的脉冲调制中的脉幅调制(PAM)、脉密调制(P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信道与噪声、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同步原理、编码技术。各章均附有习题、实践项目,并给出了部分习题的解答,提供了配套的PPT课件。本书具有系统性强、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可读性强、概念准确、论述严谨、结合仿真、实践性强等特点,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信息类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院校的信息类专业教材,还可作为通信原理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