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拉美史这一既充满生机活力又面临重重危机的研究领域在北美、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作者马歇尔·C. 埃金在简要讨论了“拉丁美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后,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前拉美史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社会史转向和文化转向,概述了有关奴隶制、原住民、种族、环境、科学、医学和性别等主题的创新研究,以及塑造拉丁美洲与拉美研究的关键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最后讨论了边疆、大西洋世界和跨国史等新概念的出现对拉美史领域的影响。
阿兹特克人的历史长久以来不断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16世纪最初的殖民者撰写的书面材料到21世纪的电影和书籍,对阿兹特克人的描绘数不胜数,但大多基于西班牙语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原住民始终是沉默的被动的客体。美国优秀的历史学教授卡米拉·汤森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她尝试研究了所有留存至今的纳瓦语编年史,替美索亚美利加原住民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他们关于五个太阳纪的起源神话到西班牙征服后第三代人的亲身经历,汤森完整重构并精彩讲述了“真实的”阿兹特克人的故事。
本书是笔者计划完成的美国酒史三部曲的第一部,涵盖了殖民地时代与合众国的初期阶段。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谓居功甚伟。它关系到殖民地人的生死存亡、美国革命的最初起源、西部农业商业化迈出的第一步、代表制民主从精英政治向较为民众化方向的发展,以及千千万万北美人面对挑战的信心、勇气与力量。至于酒带来的问题、戒酒与禁酒运动的百年成败、内战后美国酒业的现代化、美国酒文化的当代演变、美国社会有关酒的争议的继续存在,将是美国酒史三部曲后两部的主要内容。
本书介绍了美国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的道路,包括著名的步道、公路、铁路、水路,以及一些抽象的道路(比如美国原住民西迁的眼泪之路和黑奴逃亡的地下铁路)等。从早期原住民部落所依赖的大印第安战道,到独立战争期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波士顿邮路和大马车之路,从西进运动中引导美国人去追寻昭昭天命的俄勒冈小径,到工业革命中让美国向着世界大国的舞台起航的伊利运河,从孕育了“连锁快餐”的圣塔菲铁路,到让整个美国“坐上汽车”的林肯公路。
本书以国家发展的目的应该是让各阶层公民都过上更美好、更富裕及更幸福的生活为主旨,从普通民众视角入手,将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内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讲述了美国如何在一片荒蛮之地上从13个殖民地起家,到独立革命建国 ,再到一战后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进程。
提到美国西部,人们通常会想起鲁莽好斗的牛仔、亡命之徒和牧场主。 不同于这些刻板印象,本书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将美国的边疆历史置于新的理解框架之中强调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产生,可以如何帮助人们促成合作、化解冲突。本书没有把美国西部边疆描绘成一个好汉与恶人相遇的地方。相反,驯服美国西部的真正英雄,其实是普通人在日常交往中推敲出的制度。正是这些制度确立了西进运动中土地、矿产、水域等自然资源的产权,激励人们合作共赢,避免公地悲剧。
作者强调,随着资源变得更有价值,或者建立产权的成本变
从纳瓦霍人的长途迁徙开始,一直到在伤膝谷对苏族人的大屠杀而结束。这部非凡的著作记录了美国印第安人在面对白人的西进运动和殖民者时,是如何失去它们的土地、生命和自由。在这部充满残酷性、背叛和暴力的充满魅力的作品中,坐牛、科奇斯、疯马、杰罗尼莫等印第安抵抗运动的著名人物跃然纸上。 这部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它改变了人们对于美洲原住民的观感和印象,成为美国人重新思考美利坚民族的期待,也让人们重新关注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
巴拿马运河一直被视为美国在20世纪的辉煌成就:凭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性,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西方先进文明治理的落后地区的标杆项目。然而这一文明与技术的成果更像是修辞上的胜利: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年代,美国为了确立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将拉美这个民主政治先驱之地描绘成不开化的野蛮大陆,抹去巴拿马文化和政治上的现代性,将这个先进富饶的商贸王国塑造成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将殖民、破坏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赎。
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根据大量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