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林木遗传育种学教学体系、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以热带树种为实验材料,融合海南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课程教学中多年的经验积累,并借鉴其他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共设计20个实验,基本以热带树种为实验材料,内容涵盖了细胞学基础、杂交育种、倍性育种、选择育种、性状遗传、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本书可以作为林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热带林木遗传育种实验课程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林学专业育种实践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林业固碳和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以竹林扩张为切入点,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论述了竹林扩张不同阶段和不同林分类型、竹林扩张区域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解、扩张管控等因素影响下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响应及机制。同时基于当前研究,针对未来竹林扩张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本书分为“树的智慧”“林业的无知”“未来森林”三章。第一章“树的智慧”主要讲述的便是树木为了生存所发展出的能力与智慧。树木面对自然环境不是束手无策的:它们将上万年来积累的经验存储在种子里,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还会通过树根识别自己的亲友,为彼此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携手调节区域气候,以便整个族群的茁壮生长,哪怕是面对气候变暖,森林也展示了一定的应对之道。第二章“林业的无知”主要以德国林业为对象,揭露了林业(人类)对森林(树木)的自主性的忽视与低估,人们或出于无知,或处于自身利益,蛮横地
本书介绍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背景、主要阶段、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并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了典型退耕树种的固碳特征与影响因子,阐明了退耕还林工程土壤固碳速率和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深层土壤固碳效应,进一步以甘肃、宁夏和河南三个地区为例分析了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效应,采用Meta分析揭示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最后根据六个不同区域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技术途径与模式。
本书介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背景、工程范围、工程措施以及固碳效益评估的意义,系统介绍天保工程区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研究方法,基于不同时期的林业清查数据和土壤调查数据建立天保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基线,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估算天保工程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及碳汇潜力,明确人工造林和木材调减的固碳效益,探讨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的固碳效益,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自然因素和不同工程管理措施对工程区碳储量的影响。
核磁共振现象自被发现后,很快在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和石油开采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20世纪 70年代,时域核磁共振技术因对含氢物质具有灵敏和精确的表征优势,已成为研究木材和水分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书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木材水分状态和迁移行为、木材分层吸湿性、木材孔隙在吸湿和干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表面炭化木材的吸湿吸水性、人造板吸水性和木材用胶黏剂的弛豫特征,并利用核磁共振二阶矩从微观上研究了荷载对木材的影响。
本书针对与木材干燥和功能性改良密切相关的木材渗透性问题,结合作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向读者介绍一种兼顾效率的木材渗透性提升方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辊压压缩对细胞壁超微结构的改变、物理力学性能变异、形体变化规律、工艺条件对木材干燥含水率下降速率、药剂浸注深度和均匀性的影响等部分。书中内容对促进木材渗透性知识的传播和丰富渗透性改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我国逐步建立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层次多级、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保护区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建立一套标准的成效评估指标和方法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作者团队通过二十余年的研究,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地)多样化的特点,提出了保护区成效评价的原则,构建了基于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定量评价体系。本书将是保护区建设中不可多得的著作,将为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保护区提供有价值的指南。
本书以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原住居民权益充分保障与自然保护地社区综合发展为主线,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地社区协调发展模式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实现社区层面的森林恢复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继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本书在总结国内外森林恢复的理论基础、进展与实践基础之上,以浙江、安徽典型社区为案例,总结了案例点森林退化历史及影响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了当地森林恢复资源的时空变化,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系统评价了当地森林恢复水平,分析了相关利益主体对森林恢复模式的选择与认知,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适合社区层面的森林恢复技术流程、一般模式及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