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书选取了古陶瓷艺术作为切入点,探讨了长江流域古代陶瓷艺术的起源、发展及流变。全书以时间为脉络,分为四篇,以典型地域陶瓷为代表,论述并比较了该地域陶瓷艺术的不同特征,并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特点,分析其所蕴含的审美意味,指出其对长江流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然后选取了一些典型窑址与器物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揭示了长江流域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对于当地陶瓷艺术的深刻影响。
新出文献是文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极大推动了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古文字疑难字词考释、构形研究以及文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古文字考释是出土文献最基础、最前沿工作。本书立足于字形和辞例,并结合传世文献,考释出一些疑难字,如《燕侯载簋》中的“无争”,《诸梁钟》、清华简《四告》中的“淫、内”合文等;提出“通假糅合”等理论术语,有助于汉字构形理论的建构;坚持从文本出发,确保科学性和前沿性,充分挖掘新出文献的文学史价值,努力探求早期文学的特质和规律。
这是一本结合了国宝文物与手账记录功能的特色文创书籍,博物馆手账,按照历史年代表为序,展示了近90家博物馆160多件国宝。本书以中国历史为线,以文物为镜,管窥传统文化,唤起中国人最深层的文明记忆,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通过日历这一载体,不仅仅介绍文物、传播历史知识的经典,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这些博物馆当中,既有声名显赫的国家级大馆,也有静谧偏远的县级小馆,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沧桑;这些文物里,既有万众瞩目的明星文物,也有古人所用的日常物品,都映照着文明
本书通过分析甲骨文字及其构形,参考卜辞用例、商文化考古、先秦文献等相关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商代的社会与生活、历史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助于读者轻松了解甲骨文,了解商代。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通过文化视域下井冈山红色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力求找到红色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逻辑关联、传承机理,建立井冈山红色遗产数据库,建构红色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的联动机制,解决“为什么要传承,谁来传承,传承什么,传承给谁,如何传承”这几个哲学层面的基本问题。选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及井冈山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党政干部、大学生、普通游客等不同的身份开展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家的干部教育事业服务,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暨中古考古论集》按内容的不同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集中讨论了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制度渊源、南京麒麟铺石兽的墓主、南朝陵墓神道石兽的名称等问题,提出了比较新颖的见解。第二部分“汉唐石刻”讨论了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隋《虞弘墓志》等石刻遗存。第三部分“唐代考古”讨论了唐长安城的坊名问题和南唐二陵对唐代陵寝制度的承袭问题。第四部分“中古考古相关文献札记”则是有关《建康实录》和《通典》的几条札记。
敦煌壁画绚烂多姿,是分工合作的产物,画师如何作画?僧侣、供养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画原来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园》般的“填色书”? 敦煌壁画的画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线条优美的“白描”单色画有何关系? …… 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本书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教授关于敦煌画稿的著作,书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纸本画稿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画稿及其相关供养人的经济社会网络,是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
本书在全面收集、梳理现有材料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方法,对金墓的形制与结构、随葬器物、装饰内容、分区与分期,以及墓主族别、葬俗、等级差异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记载和相关史学研究成果,以考古学的视角,对墓葬所反映的金代社会组织结构、民族构成、社会阶层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通过对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本书进一步揭示了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历程。
苏东坡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黄州紧密相连,留下了闪耀文坛、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黄州,作为苏轼的第一个谪居地、“苏东坡”的诞生地、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地,其在黄州留下了许多遗迹与遗址,值得大力挖掘与整理。本书共分14章,通过对苏东坡诗文、历史文献的的梳理,结合现有考古材料、文物信息的分析,就苏东坡在黄州城四年多的贬谪历程,对其贬谪期间在黄州居住、农耕、求佛、畅游、诗文唱和等足迹及生活经历进行探访,尝试对其遗址遗迹的文化内涵、具体地点进行讨论与初步考证,以期为东坡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以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一套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 本书为丛书的第17集,收录13篇考古发掘(调查)报告(简报)和10篇研究论文。报告内容涵盖长沙南郊史前及先秦遗址、荆坪古城、坪里东汉砖室墓、苦栀山墓群、泠道故城遗址、五里坪古墓群西晋墓、孙家岗遗址唐宋时期墓葬、大园里遗址北宋墓葬、盐泉窑址、唐家坳窑址、窑窿坡明初城墙砖官窑遗址、羊峰古城遗址、老司城遗址等考古新资料。研究论文涉及吴城文化研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