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徐葆耕先生研究现代学术史的成果。关于清华学派的研究,徐先生著有《释古与清华学派》一书,收录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撰写的专题文章,展现出过人的学术敏锐。关于瑞恰慈的研究,徐先生编为《瑞恰慈:科学与诗》一书,这是一部广泛搜罗文献、内容相当丰富的学术史专题文献史料集,显示出不尚空谈、踏实探究、用文献说话的学术旨趣。此次将两书合为《重识古典——释古与清华学派》再版,供学界参考。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探讨对象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写法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文明为基本分析框架,对20-21世纪之交以来20余年间正在发生和进行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同时融入作者的评价和判断,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展开探讨,借此召唤认识和阐释21世
本书是对张祥龙哲学思想评述的文集。 张祥龙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在现象学和中国哲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对现象学的研究极富新见,在汉语学界乃至国际现象学界都卓然自立。他在比较哲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为深化哲学理解和各文明哲学之间对话,带来了诸多启发,开创了包括印度哲学在内的东西方哲学比较的新思路。他同时也是一位当代视野下认同儒家文化的思想者、儒家传统价值的践行者。他通过现象学等西方哲学视角,展开对儒学的解读和阐释,在当代学林独树一帜,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儒学思想当代建构的重要代表人
本书立足于现代人的生死关怀和儒家生死观, 从“问题意识”“形上基础”“人生精神”“终极情怀”几个维度, 讨论了唐君毅生死哲学的主要概念“不朽渴望”“仁心本体”“身心呼应”“生死感通”, 从生死认识论( “不朽渴望”的问题意识) 、生死形上学( “仁心本体”的形上基础) 、生死价值论( “身心呼应”的人生精神--自我的生死价值论、“生死感通”的终极情怀--自我与他人的生死价值论) 几个方面, 分析了唐君毅生死哲学建构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阐释了唐君毅生死哲学思想在形而上学的现代革命、生
本书以“心物关系”为切入点, 先将牟宗三思想中蕴含的三种心物关系结构--“横摄”“纵贯”“圆具”--透过两层存有论体系梳理出来, 并将“横-纵-圆”三种意象图式作为理解其思想的三个基本范式, 又通过聚焦感知对于心物双方的优先地位, 提出了“感知塑认知”、感知与思想“异质而同构”的观点和透过感官隐喻中感知结构的剖析展示思维深层结构的方法, 从而将三种心物关系结构回溯到“视-听-味”三种感知结构中。
本书通过对19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思考、主张、规划、实践的全面考察,揭示了其思想渊源与转变逻辑,认为梁氏由乡建理论及实践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即现代儒家激进主义。本书既可深化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了解,又有助于强化我们对1949年前的新儒学及传统社会特性的认识,既具学理性,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着名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彻底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本书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
2012,作者在北京三联书店刊行《共和与经纶》。通过释读熊十力写于1951年间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的长函《论六经》, 以及熊十力在1949年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迹尤其《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作者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共和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此次重新刊行《共和与经论》,作者增补了三篇。《现代儒家公羊学与历史哲学》写于1990年代末,与《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