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民族性与民族主义、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时代性与当代性等核心概念,系统分析了儒学与这些思想主题的关联性,展现儒学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书中不仅详细梳理了当代儒家学者对于儒学民族性、现代性、当代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还通过分类比较,批判性地分析了他们的理论主张及其局限性,为重新思考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重要视角。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新儒学的民族性、现代性与当代性主题及价值研究”(15BZX059)最终结项成果
“大家雅事”丛书旨在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访谈和人生访谈,记录下他们对人生和学术的思考,使得珍贵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承,并为后辈学者树立起榜样,也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中国社科院40多年来在社会科学界的成果。 本书为丛书之一,由金岳霖先生的学生刘培育执笔,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说”,是金先生晚年的回忆以及部分书信和谈话录。金先生晚年在老朋友的建议下撰写回忆录,每天想到什么写什么,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从1981年到1983年,断断续续地写了100个片断,内容涉及与他交往密切的老朋友、个
本书提出并证明牟宗三政治哲学具有双线循环结构,一线对道德心性进行存在论奠基,一线以道德心性范导人类存在。前者是经验上升的国家学,虽然薄,卑之无甚高论,却是实说。后者为本体下贯的国家学,虽然厚,却是虚说。虚实相生,经验主义的路与唯理论的路铸就同一条路,上升之路与下贯之路的循环往复才是牟宗三政治哲学的实指。就具体论述而言,自下而上的牟宗三从经济问题开始。经济组织是其他方面的托命线。由此托命线,牟宗三强调私有财产是人格尊严的一道防线,而能够沟通康德、黑格尔的法权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自由实践,让共和国
《简读冯友兰》是一本哲学家的生活史和心灵史。在冯友兰与时偕行,为道屡迁的生命历程中,他从未停止过对真理和光明的追求,始终忠诚于自己所倾心的哲学事业。在学术一途,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以极大的魄力于耄耋之年重写中国哲学史,建构了新理学思想体系。
徐复观的治学立言的学术理想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现代疏释,于古今中西、文史哲艺之间,阐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人文精神,并使之再生于当今世界,造福于中华民族。《简读徐复观》是介绍徐复观其人其学的简明读物,但同时也是作者研究徐复观其人其学的一项小结性成果,语言通俗,可读性较强。
本书包括序、序论、正文九章和结论。书中所说几乎完全是增补前作《知识与文化》,亦可说就是《知识与文化》之续编,或称之为姊妹编亦无不可。读者苟没看见我那个前作,则对于此书必多不了解。反之,我希望读过那本书的人,务必再求其一读本书。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以哲学为代表的理论知识与有社会性的实际生活之关系究竟如何。即二者之交涉究竟何等样式?详言之,实际的社会与人生,其对于理论知识有何等的决定?反之,理论的玄想对于社会实况与人事行为究有何等的指导力与影响力?
本书是“冯友兰与青年谈心”系列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散文小品文精选,“哲学治愈”主题散文。本书既有对哲学史上各理论派别尤其是人生哲学的概括,更多是哲学家对于人生具体情景,以及自身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行文生动有趣,提纲挈领得对人生、功名、境界等重大问题,在其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具体而实际的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原则,对当下环境下,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和价值。多读几遍,其意自现,阅读使人变得更加理智与通透。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发生了一个新的学问,曰知识社会学。其内容是从社会学以研究人类之知识。但向来研究知识,有所谓知识论是属于哲学范围的。知识论之研究知识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学,所以研究知识可有三个不同的方面:即一是取心理学的态度;二是取哲学(即知识论或称认识论)的态度;兰是取社会学(即文化科学)的态度。本书的目的在想说明形而上学是人类知识中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质与特别功用在文化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作这样的说明依然是以知识社会学(或称社会学的知识论sociologicalepistemology)
唐君毅,新儒学八大家之一。本书解析了其以道德性的心之本体范畴,创构的一个庞大的生命三向与心灵九境体系,讲述了其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的经历,又解读了其所执笔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便于读者跟随这位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感悟中国文化灵根的重新自植,从而坚守民族传统。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
本书“冯友兰与青年谈心”系列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散文小品文精选,“哲学治愈”主题散文。本书既有对哲学史上各理论派别尤其是人生哲学的概括,更多是哲学家对于人生具体情景,以及自身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行文生动有趣,提纲挈领得对人生、功名、境界等重大问题,在其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具体而实际的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原则,对当下环境下,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和价值。多读几遍,其意自现,阅读使人变得更加理智与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