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苏州科技大学亚太国家现代化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集刊《亚太国家研究》第4辑。 集刊主要聚焦俄罗斯问题研究、日本问题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和亚太地区英联邦国家关系研究。 本书共包括10篇文章,分为两个栏目,分别涉及俄罗斯强化战略东移亚太问题,安重根的“东洋和评论”与东北亚和平结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形成,日本外务省在二战时期欧洲战争初期特别是1939年前后的应对情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平田末治在台湾总督府暗中支持下进行所谓西沙开发的情况,美军占领时期冲绳移民移居玻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色列对恐怖主义和反恐的认知;以色列反恐战略的目标;以色列反恐战略机制和手段;以色列反恐国际合作;以色列反恐战略评估与启示。
苏林德·S. 约德卡(Surinder S. Jodhka),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社会学教授,印度新德里人文科学中心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转型、社群身份、社会文化等。著有《种姓制度:牛津印度通识读本》(Caste: Oxford India Short Introductions)、《印度农村手册》(A Handbook of Rural India)等。
本书汇集了“亚洲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十余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主要是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观察、访谈为主要手段开展专门化、系统化的比较研究。由十余位国别区域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术精英组成的调研团队,足迹遍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剖析多国工业化时代政治进程的演进机制。这一研究项目开启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范式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编写。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哲,其他作者均为中亚问题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院系的专家和学者。《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2)》书稿主体部分由总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中亚与世界、中国与中亚、国别形势六个部分22篇报告组成。本报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回顾了本年度以来中亚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和安全的发展形势,内容涉及中亚地区总体发展形势分析、中亚国
本报告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重点研究阿塞拜疆的地缘政治,为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中国与阿塞拜疆的合作提供参考。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简要介绍阿塞拜疆基本情况;二是梳理阿塞拜疆的独特国情,如资源优势、宗教认同、后共产主义遗产与现代文化转型等;三是探讨阿塞拜疆作为“战略支轴”的地缘政治角色;四是解析阿塞拜疆的地缘战略安全,“纳卡”地区冲突、纳希切万飞地的特殊性、“古阿姆”集团的现状、大国在阿塞拜疆的复杂博弈;五是研判展望阿塞拜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
本报告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重点研究亚美尼亚的地缘政治,为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视野下深化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合作提供参考。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简要介绍亚美尼亚基本情况;二是探讨亚美尼亚的历史演进、文化与民族认同和宗教独特性;三是梳理亚美尼亚独立后的发展状况,包括经济转型、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后共产主义运动、人口问题及海外族裔等;四是解析亚美尼亚的地缘战略安全,包括“天鹅绒革命”后的政局、俄美博弈下的复杂处境、与土耳其的长期对立以及与阿塞拜疆的领土争端等;五
东亚大陆是日本实现生存和强大的战略空间,这长久地影响了日本的东亚合作行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凭借雁行模式引领东亚经济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开启了合作模式,日本又试图主导这一进程。在东亚开启制度合作的第三个十年,日本表现出同其他东亚国家共同推动一体化的行为,追求区域共同发展和各国互利共赢的取向。笔者希望借助相对综合而连贯的视角,建立战略取向分析模型,研究日本战略取向对战略行为、东亚合作行为的影响,寄望对深入了解日本对外政策取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苏莱曼立法”与奥斯曼帝国的制度构建、素丹体制下的中央政府与行政机构、奥斯曼帝国的兵制与军事管理、素丹体制下的地方管理、“米勒 (特) 制”与少数民族管理、奥斯曼帝国的宗藩体制与边疆治理、奥斯曼帝国的旧制度与新制度、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君主立宪制、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分析。通过拓展研究领域, 加深奥斯曼帝国史专题研究的深度, 解决和回答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 是一本专业性、可读性俱佳的学术著作。
本书分为三部分, 中印海上交流专题 ; 南亚政经/外交/安全 ; 南亚书评。主要内容包括: 中印海上交流史简论、蓝色经济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气候变化对中印海洋安全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