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 分类索引
  •  逃向纯净的东方
    • 逃向纯净的东方
    • 林笳/2024-9-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书记录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德文化的各种尝试,如《唐诗在德国》,梳理近百年唐代诗歌在德国的翻译和传播;《库恩与中国古典小说》,探讨德国汉学家库恩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技巧;《黑塞与中国古代文化》,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接受;《歌德与〈百美新咏〉》《歌德与木鱼书〈花笺记〉》,考察歌德中国诗的跨文化阐释及歌德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中德文学作品中的老聃》《〈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的西传和影响》,涉及主题学研究;《德国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属形象学研究;等等。

      <

    •   
      ¥46.80¥7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37
  • 美事微言:南宋中兴时期记体文研究
    • 美事微言:南宋中兴时期记体文研究
    • 谭清洋/2024-9-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南宋中期记体文,重点探讨了公共建筑记文、私人居所记文、山水题名与单篇山水游记、日记体游记等代表性的记体文:细致梳理其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探讨其写作背景与写作观念、呈现方式与文体新变,总结这一时期记体文的时代面貌与写作实绩;同时考察古文与文人日常生活的互动、南宋中期文人的生活史与心灵史,呈现当时文人参与社会生活、经营日常生活的多个侧面。
      本书通过单篇记体文呈现的同一时期多个微观文学生态的聚集,观察南宋中期文人对生活的细致感触与深入思考,有助于现代人深入理解和认识南宋中

    •   
      ¥59.40¥9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58
  • 两晋文章文学论
    • 两晋文章文学论
    • 张烨著/2024-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首部将“语体”纳入“文章”范围,进而研究两晋文章的专著。本书将“文章”划分为公家笔语、私家文语和语体文章三类,以两晋私家文语和语体文章为研究重点,以文学、思想和审美作为主要考察维度,并结合音乐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观照两晋文章来理解两晋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明确了两晋文章作为两晋“一代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

    •   
      ¥57.60¥96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6
  • 散文的变身
    • 散文的变身
    • 张怡微、陶磊 主编/2024-7-1/上海文艺出版社
    • 《散文的变身》是复旦创意写作圆桌会议“散文知识的革新”讨论为基础的文论作品。作者集结了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青年学人,就现代散文写作与教学的前沿话题充分讨论。

    •   
      ¥39.00¥65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7
  • 启蒙与摩登
    • 启蒙与摩登
    • 程小强著/2024-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重点关注学术界持续展开的经典重读研究,对多部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予以再解读,视野涉及鲁迅、郁达夫、钱锺书、赵树理、苏青、叶兆言等作家。从结构来看,本书所探讨的话语范畴及其效应、叙事内容及其方式等,以现代为主。论著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对一些既有的研究定论提出质疑,对一些经典作品做出全新的解读,展示了近年来学术界在以经典重读、文本细读为代表的20世纪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的实绩,其相关结论可供学界参考或者讨论。

    •   
      ¥59.40¥9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5
  •  清末文学书写内外的“新女性”研究
    • 清末文学书写内外的“新女性”研究
    • 施文斐著/2024-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着力建构的新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末知识精英的相关言论、报刊舆论的多重反馈以及展现新女性形象的相关小说文本,通过梳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得以生成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力,力图展现知识精英,往往是男性知识精英在新女性形象建构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同时,广大女性群体在国族与性别的多重交织下如何应对、突围、成长的复杂面相。通过梳理、整合、阐释清末文学书写内外新女性的建构、想象与践行,有助于我们对百余年前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形成更为连贯、深刻、全面的认知。

    •   
      ¥59.40¥9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28
  • 《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研究
    • 《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研究
    • 吴中胜 著/2024-6-1/人民出版社
    •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经典著作,其思维结构和话语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与诗性相结合。《文心雕龙》既有逻辑性、体系性的一面,也有诗性的一面。二十世纪以来的“龙学”研究较多地关注其理论体系的一面,而对其诗性特征则研究较少。《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是由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决定的。《文心雕龙》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诗性基因,无论在文化资源、思维方式等深层次上,还是在言说方式、话语范畴等表面层次上,都弥漫着浓厚的诗性智慧。《文心雕龙》根植深厚的诗性文化,秉承天地日月精神,其诗性言说体现在文学

    •   
      ¥70.80¥11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6
  •  文心雕龙译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经典丛书)
    • 文心雕龙译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经典丛书)
    • 陆侃如、牟世金/2024-6-1/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文心雕龙》被称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因其体大虑周而备受现当代学人推重。研究它的学问成为一门显学,被称为龙学。在诸多译注本中,陆侃如和牟世金先生撰写的《文心雕龙译注》,因其注释准确详明、翻译圆融畅达而成为经典。这是一部融学术性和普及性于一炉的全注全译本,可以引领读者走进龙学的殿堂。

    •   
      ¥48.00¥80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9
  • 现代中国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革新(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 现代中国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革新(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 时世平 著/2024-6-1/人民出版社
    •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是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共同关注的话题。近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古今转变的过渡阶段,它所要阐释的是古今、中西、雅俗三个维度的变化;现代文学承接近代文学,更多地着眼于文学的整体发展,以及各类文体形式的演进。现代中国文学发生期,由传统文学语言向现代文学语言过渡阶段所涉及的语言文字变革,以及传统文体在现代新质的楔入下所表现出的异于传统而又向现代演变的轨迹与逻辑,即现代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性进程。本书从文白转型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现代中国文学语言选择的主题变奏、代表学者的文学语

    •   
      ¥35.40¥5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5
  • 中德文学对话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
    • 中德文学对话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
    • 冯晓春著/2024-6-1/科学出版社
    • 本书将袁昌英、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谢冰莹、胡兰畦、陈敬容、郑敏和沉樱等作家纳入研究视野,既从新的视角和层面重新阅读、研究和审视冰心和庐隐等热点作家的作品。文学接受史和文学交流史“因性而别”。本书揭开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书写与德语文学资源的关系图谱,论证文学接受中的性别差异,为拓展中国20世纪的女性书写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   
      ¥64.80¥10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