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教材和参考书,初版于2002年,2013年修订出了第二版,累计印刷四十余次,销量达50万册,在同类教材中发行量算是很大的。不同层次的大学都在用,使用范围很广。 本次修订出版第三版,保持了原第二版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有选择地补充融入了学界和编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全书试图通过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将“文学现象”的考察“带”起来,引领读者进入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考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以“问题意识”来选择文学专题,进入细部研究,对课题中某些方面做重点分析,引发对
徐志摩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之一。本书从徐志摩的作品出发,结合他传奇的一生,讲述他的创作与人生故事。徐志摩一生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热爱大自然,大海星辰、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都在他的笔下流泻出最美的诗篇。读者不仅读到他的作品、他对生活的热爱,还能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同时为我们打开一面感知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窗口。 目录 第一章“乡村里的音籁” 一、 天才少年 二、 意气方新 第二章《云游》:“欧游漫记
本书从巴金的作品出发,结合他的人生故事,讲述今天我们如何读巴金、如何走近他的人生。巴金从踏上文坛开始,就是一位“总是说真话”的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历史百年的沧桑,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危险与痛苦,但从未失去信仰,从未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巴金是一个始终都在思索,始终都在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作家。本书带领作者去读巴金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找到心灵的灯塔。他贯穿于文学和生命中的大爱、真诚和忏悔,始终激励着读者,感动着读者。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关照;既从鲁迅那里汲取文学的养分,也受到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既使用了中国新文学的小说形式,也借鉴诸多中国古典/民间艺术的风格。本书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莫言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将
本书主要研究春秋时期周、鲁、齐的98个世族作家,涵盖王族、公族、家族、士族等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173位世族作家,逐一考证其族属、世系、事略暨文学创作活动,从王室、同姓公室、异姓公室不同侧面展示春秋时期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 本书将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结合进行研究,避免了以往研究空间重南轻北、研究时间重末轻初、研究视域缺乏全面性、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的弊端。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改变世族研究与文学研究脱节的现象,从世族与文学研究结合视角,将触角深入到家族宗这一宗法制社会构成基本元素中,在全面钩稽考
本书是中国宴饮文学史的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中西方日神、酒神与酒仙等文化模式理论,从《诗经》酒诗、汉代酒赋为代表的日神文化模式,到陶渊明、白居易和苏轼宴饮文学为代表酒仙文化模式;从楚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到李白、陆游、辛弃疾、《水浒传》宴饮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式酒神文化模式;从酒令、酒词发展起来的浅斟低唱文化现象,到元杂剧日神、酒仙文化模式,再到度脱结局式的《红楼梦》宴饮文学,将中国两千多年的以酒文学为代表的宴饮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描述着中国宴饮文学经历了从发韧形成(先秦两汉)、成
本书共分7章,以卢藏用《陈子昂集序》、《陈氏别传》的分合问题为切入点,对《隋书·经籍志》别集类著录常见“录一卷”的性质进行释证,并以杜甫集为样本,提出诗题、题注来源于先唐诗文篇序以及并载义例导源于二曹集这两个观点。在对唐代前后家集性质、文献特点、保存方式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文选》五臣注、钱锺书《管锥编》等典籍,对“家集讳其名”这一义例特点进行研究。
本书融合“文体学研究”与“关键词研究”论题,运用“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围绕文论关键词“体”的文字谱系和文化传统,将其原生、次生、再生的语义梳理与思想史、观念史、文化史的具体语用以及文论史、文体史上一些关键性节点的铸刻相结合,阐释由“求得”“避失”而“趋辨”的微妙关系和内涵特征,可供相关方面参考。
本书在对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传统文体思想研究的学术理念与方法、传统文体思想发展演化脉络及其特点、传统文体分类、传统辨体批评、传统文体思想中的若干重要理论范畴和关键词、总集选本与传统文体批评、出土文献与古代文体形态和观念、传统文体思想研究文献史料学等论域中的重要学术问题展开分析与阐述。本书力求对传统文体思想史研究的学术理念与方法论建构有所思索、有所创获、有所献力,期冀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古代文体思想史研究。
《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发表于1989年的6月至2001年3月期间的文学评论集。90年代的文学可谓现象迭出,话题众多,王干当时作为《钟山》杂志的编辑,深入参与其中,及时写作,及时传递当代文学的最新动向,这成就了他颇具现场感的写作,成为王干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像一本散装的90年代文学史,自然如初,保存着当时原始的信息和资料,更有现场感和真实感。本书分为三辑:《专论》、《个案》、《声音》,《专论》是就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作的专门论述,写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