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为北京大学鲁迅研究专家高远东教授代表作,以“现代如何‘拿来’”为贯穿的问题,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者不愿简单地停留在价值判断上,而是从文化的血脉里整理其复杂化的存在。本书吸收了丸山升细致爬梳文本的方法以回到鲁迅本身,同时向几乎所有既有方向的鲁迅研究做出了回应。近乎完美地分剖出鲁迅对传统文化各分支的态度,以及既不同于竹内好的民族主义也不同于胡适的普世主义的独特精神道路。其中尤以解读《故事新编》的几篇文章最为精切而有分量的。本版为增订本,增加了
在十三年的漫长时空里《故事新编》是“如何写”成的?对此问题的求解只能立足可能的思考。在“于中国有益”的庞杂翻译中,鲁迅“学下去,站起来”的不懈努力贯穿始终;融会诸种文体(诗歌、小说、杂文等)实践,鲁迅重建了一种悖论式语言景观;通过“以庄化尼”和“援俗入史”,鲁迅书写了他眼中活的中国史。《故事新编》是以鲁迅逐渐“忘了努力”的方式表征自由的作品。虽然最终结篇,但正如竹内好所说,它是作者“未果之梦迹”。
《岛屿的肖像》一书为我社“新坐标书系”之林森卷,收入了海南作家林森创作的小说5篇、随笔2篇,评论文章7篇,创作谈4篇,访谈与作品年表各1篇,以期从写作者、文学评论和访谈等角度展示林森的岛屿文学世界及写作理念。林森生于海南,长于海南,自创作伊始,作品便就有着不同于内陆作家的文化内核,其对海南渔村生活的书写让他成为国内极有辨识度的作家。林森的创作极富生活烟火气,可读性强,能给当代读者带来海洋的湿润与气息。
《河水从北方流淌而来》是新坐标书系又一力作,精选了鲁迅文学奖作家蔡东《往生》《伶仃》《月光下》《照夜白》等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及随笔多篇,收入了杨庆祥、孟繁华等人关于作者的重要评论,并附有作者访谈和创作年表,以期全面呈现作家蔡东的写作人生与文学世界,供读者观览欣赏。蔡东认为,小说家应该是那个洞悉世情却依然愿意天真选择天真的人,其作品长于挖掘人性幽微之处、语言充满诗性而情节耐人寻味,具有一种抚慰人心的独特魅力。
赵瑞蕻注译说《摩罗诗力说》自问世起即受人称道至今,知者谓“老先生注解颇下功夫,而且功在真诚,知之为知之”。《摩罗诗力说》是二十六岁青年鲁迅的激情之作,用意即在陷入沉堕当中的文学、国民和国家引入一股革新的精神、力量和气势。以此观之,鲁迅自己后来的小说和诗歌创作都是这篇文章的注释或延伸;以此观之,郭沫若、艾青、穆旦乃至现代的摇滚诗人崔健,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这条若隐若现的摩罗精神脉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来,新一代的文学青年们纷纷开始以赵注版《摩罗诗力》为研读鲁迅的通关密码倒更是一个值
《鲁迅品人录》是品味鲁迅文学魅力与人生智慧的必读佳作,由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先生编写。全书精心编排为三大板块:“综述”部分深入剖析了鲁迅品人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背景,为读者理解鲁迅的思想精髓提供了宝贵的指引;“鲁迅语萃”部分收录了鲁迅在品人过程中的诸多名言语录,展现了鲁迅对人性的敏锐洞察与深邃思考;“鲁迅文选”部分刻画了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既有具体的人,也有抽象的人,让读者在品味人物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人性的正邪、善恶、智愚等。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缩
本书是一本通过诗词联语歌咏四川的图书。本书作者周啸天教授从大量方志、总集、别集和其他图书中,辑录古今歌咏四川的诗词联语千余首,旨在使读者通过含英咀华,而神游巴山蜀水。全书以山川道路为大纲,共分五卷:剑门蜀道·卷一、天府成都·卷二、川西奇观·卷三、峨眉川江·卷四、川东夔门·卷五;以名山、胜水、古城、名人、风俗等具体事项为条目,条目又分两级,一级条目以编号形式呈现,二级条目以链接形式呈现,条目之下,系以诗词联语。纲举目张,期在条贯畅达。本书为我社2019年出版作品更名再版。
这是一部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合集。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代诗歌,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亲情友谊,用优美的诗歌语言,诉说了人生哲理,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了时代英雄,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绿水青山、塞外草原的壮美景色,以饱满的浓墨重彩渲染了改革开放农村牧区的崭新画卷。第二部分为散文,为纪录新时代华夏儿女的奋斗历程,树立典型榜样,弘扬爱国主义,讴歌奋斗精神,编者历时经年,精心编纂了这本具有爱囯主义题材内容,精选出“百位新时代奋斗模范”和“百件新时代精品力作”。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一部著作
这是一本作品集,收各类文字约80篇,分为“遇见江南”、“从未离开”、“人生奔跑”、“汉字长征”、“城里月光”等五辑,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负责编选。近年来,上海市作家协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而编选这样的以基层会员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选集应该是他们的一大创举。上海的作协会员,已有千人之数,其中的大部分,应该都是基层会员,这些会员,虽是业余创作,却也硕果累累,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报告从宏观层面讨论流通创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探讨的理论与政策问题涉及流通创新的本质、中国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快流通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