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雅砻江下游梯级水库群为例,开展中长期径流预报、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径流预报不确定性下的调度风险分析及多属性决策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基于“量-型”耦合相似的多维混沌预测方法,将多源数据相似性度量融入多维混沌相空间重构,提升了中长期径流预测精度。(2)建立了基于多策略融合的多目标蝴蝶优化算法,通过改进种群初始化、算法参数、进化方程和变异策略,提高了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效率。(3)构建了预报不确定性下的水库群多属性决策方法,充分利用风险均值和区间数信息
本书从江西红壤丘陵区降雨、入渗、土壤水等方面,系统开展果园、坡耕地、林地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降雨径流分配规律的研究,提出基于降雨径流特征期、水土流失关键期、作物需水主要矛盾期的雨水径流调控理论。研发就地截流促渗、汇流蓄存、集蓄灌溉等单项关键调控技术,集成坡耕地、果园和林地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山顶戴帽、山腰果园、山脚耕地和山下沟道的江西红壤丘陵区雨水径流水土保持调控技术模式。
本书融合了“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两门课程内容,全面介绍了水文与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流域径流形成过程、水文测验、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分析、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地下水的储存与特征、地下水的运动、不同地貌地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及分析计算原理。
雷达测雨技术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方面有着悠久的研究应用历史,雷达技术必将引领水文学的下一次技术革新,多频率航空、星载及地面雷达对水圈多要素的全方位持续观测将深刻影响水文学理论、原理及模型技术革新。本书从雷达在水文学中的运用入手,重点介绍了天气雷达降水估测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山洪灾害高精度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应用。本书首章主要论述雷达基本原理,由于基于原始雷达信号实现准确降水估测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故本书采用了第二至五章的篇幅详细介绍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技术,并通过最后三章介绍了雷达技术在水循环要素观
干旱是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鄱阳湖区干旱频发,且不断加剧,打破了湿地生态系统与周期性水文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已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本书分析了鄱阳湖极端枯水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及江-湖-河系统联合干旱概率特征,基于遥感时空融合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空间格局及转移变化过程,揭示了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多样性及生物量分布格局对水情的响应关系,通过CASA模型模拟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并
本书围绕全球环境变化下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面临的问题,基于室内和野外人工控制实验探讨了暴雨洪水产汇流过程机制及产汇流模拟中下垫面参数化方法,检验了典型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同频率假定;识别了暴雨洪水形成过程中影响同频率假定的关键环境要素,探讨了环境变化下中小流域暴雨洪水产汇流过程与同频率假定作用机制;阐述了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参数的外延和移用规律,以及暴雨洪水参数与雨强、流域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覆被等地理要素的关系。
"本书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实习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水循环主要环节(蒸发、降水和径流等)的测量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潮汐观测的主要方法;河流悬浮泥沙的采集、测验方法;地表水水样采集、水质监测指标和室内实验方法;区域水文、水资源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基于ArcGIS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应用;洪涝数值模型在河流和城市区域的应用;水文水资源遥感原理和部分水文、水环境指标的遥感提取和反演等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水利、环境等专业参考。"
本书围绕全球变化下水循环演变,研究全国和典型气候区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以及下垫面覆被、水库、灌溉等变化下,大气环流、降水、蒸散发和径流的演变规律。建立水文序列以及降水-径流关系非一致性变化辨识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变化、地表-地下水转化影响辨识的水文模型方法,分析变化环境下水文模拟的不确定性。探讨流域/区域气候-景观-水文特征之间协同演化关系,量化CO2浓度升高对植被动态及水文过程的影响程度。
本教材的选题是在充分考查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水文水环境相关学科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成为满足水文水环境专业双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需求的优秀教材。 内容上,本书以水循环为纲,阐明了水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力图揭示水在自然界的基本运动规律,并反映水文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成就,体系新颖,内容丰富。结构上,本书主体为英文(约占80%),难点部分有汉语标注(约占20%),以照顾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 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上,本书主编李珊珊博士就读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
《水文与水资源学》(第4版)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它是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教材总结了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水分循环及其要素、水文计算、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等,系统阐明了当前国内外水资源概况,对水资源保护管理技术与开发利用方法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的响应。本教材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教材或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有关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