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方剂命名切入,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各种传统中医方剂的出处、组成、功效和主治疾病等内容,并附带丰富的临床医案和加减应用,部分方剂还附有方歌。通过深入解读每一种常用方剂,读者可以了解到方剂的历史渊源以及方剂中所包含的各种中药成分,对方剂的功效和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本书提供了一条通往中医药世界的精彩之路。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中受益,这本书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方剂并有效运用于实际临床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16部、60类,记述品种1897条,附方1万多条。该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本草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书选取《本草纲目》中经考证基本明确和尚有争议的品种11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动物类280多种、矿物及其他类120多种,以实用、可行、简便的原则对原书释名、集解、修治、性味、主治、发明、附方等栏目中的内容进行精选。为突出该书中医药价值,从“序例”中选取了22个临床用药专题,从“百病主治”中选取了95种常见病症的用
本书共分为3篇内容,第1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人参、西洋参非传统药用部位以及药源性肝肾损伤等常见药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第2篇为人参、西洋参非传统药用部位综合开发与利用,阐述了人参、西洋参非传统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的工业化提取流程;第3篇为人参、西洋参非传统药用部位药理活性研究,从多靶点、多角度阐述了人参、西洋参非传统药用部位的药理学研究成果。
中药是祖国医学的宝库,是人类重要的药源,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本书立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问题和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结合全国范围内垃圾分类和中医药科普推广,从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厨余垃圾入手,发掘其中隐藏着的一些“宝贝”。它们经过简单加工处理,可成为具有临床价值的中药材。书中对厨余垃圾按照蔬菜、水果、坚果、水产家禽等进行分类,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逐类介绍隐藏在厨余垃圾中的“宝藏中草药”。
中药质量标志物是存在于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中固有的或加工制备过程中形成的、与中药的功能属性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是反映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志性物质。本书是介绍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志物的首部专著,包括上、中、下三篇,分别从绪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标志物研究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三方面进行阐述。本书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范例,分别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化学物质组辨识、特有性、有效性及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安全性及可测性等内容进行系统性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阿魏的欧亚大陆之旅(400--1800);“中国根”的知识考古——16世纪欧洲医生视闽下的异域新药;从浑药到水果派——大黄的漫漫全球路;何为大黄?——基于边疆民族史与全球史的考察;丁香之结——从香药文化到香料战争;摩鹿加群岛上的市集一一郎弗安斯《安汶本草》中的医药商品;耶稣会士的药方和收据——耶稣会与欧洲异域本草的引入等。
本书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为主,从中药辨别、中医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并提供了常用方剂推荐和食疗养生法推荐,还对食用和制作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配有高清图片。
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处方的基础,中药鉴别应用是合理正确选药组方的关键,笔者长期从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中药配伍和鉴别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400余味中药的常规临床配伍、鉴别的应用经验,对于提高中医师处方的临床疗效、加深中医药专业学生对药性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和精神,根据专业相关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中国药典》和相关执业考试内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成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和鉴定方法;第二部分为实验内容,按照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系统分成各论、设计性实验;第三部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各章节的学习指导和参考答案。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然后根据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将中药分为7种类型——扶正固本药、清热解毒药、软坚散结药、理气开郁药、祛痰化湿药、活血化瘀药、以毒攻毒药,每种类型筛选了具有毒理学研究特性的中药品种,针对每个品种,首先阐述抗肿瘤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而分析抗肿瘤中药的药理作用,最后阐述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弥补了目前抗肿瘤中药毒性研究不足的现状,也为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提供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