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在自然界循环再生。生物质是地球上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生物能源在增加能源与资源供给、改善生态环境、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等方面有着其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与中风、帕金森病合称为三大致残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本书将系统的介绍目前国内外对于本病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全面、系统的论述血管性痴呆,同时介绍了血管性痴呆领域国内外最新研
本书是全球第一部关于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专著。本书主要介绍了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特点、研究现状和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极、负极、电解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制作及表征方法,概述了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工程应用情况,探讨了锂氟化碳一次电池的发展方向。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同
在心理语言学领域,特别是在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中,研究者开发了许多独具匠心的眼动实验范式,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心理语言加工的机会。全书共6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五种眼动实验范式。第一章对眼动实验范式进行概述,包含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编程逻辑的介绍以及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接下来的五章分别介绍了移
本书为三峡考古报告系列之一。瓦子坪遗址位于长江岸边的二级台地上,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为配合三峡水利工程建设,2001年至2004年,山东博物馆考古队连续4年对瓦子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发掘西汉、东汉、蜀、六朝、清代墓葬逾100余座,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发掘墓葬中,以汉代墓葬数量最多
《沈阳考古文集(第9集)》共收录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学术论文等文章22篇,内容涉及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以及辽宁省内其他文物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沈阳考古文集(第9集)》共收录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学术论文等文章22篇,内容涉及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以及辽宁省内
本书是“中医补土理论菁华临床阐发”丛书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池晓玲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重要工作成果。肝脾在生理上相互依赖,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补土理论在急慢性肝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的带领下完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基于对废弃材料的再次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本书以纤维状或粉末状木材剩余物材料、再生胶或废胶粉等废旧轮胎橡胶和天然橡胶为原料,采用橡胶混炼、开炼和硫化成型加工工艺制备木材橡胶复合材料,探索不加胶黏剂制备木材/橡胶复合材料(Wood/RubberComposites,WRCs)的工艺技术,探讨物理、化学等改性方法对改善
本书由北方工业大学工业互联网团队编写,分为四大部分15章,分别探讨了工业5G网络、TSN技术、工业5G与TSN协同技术及其在远程驾驶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场景化应用,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资料,旨在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自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防跌倒门诊成立以来,数十名专家经过线上线下近万名患者的看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精心整理、汇编成书,本书分别从运动康复、肌少症、姿势控制、各类疾病、相关药物、心理健康等方面与跌倒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