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注于对中国县域经济形势、县域竞争力状况和县域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动态跟踪监测。本书重点对县域类型划分、县域发展态势、县域城镇化差异和县域传统产业升级等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可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县域经济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通过改善县域竞争地位促进县域城镇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专著从局地到全球视角,进行小型水体的水环境评估。研究内容始于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农业水塘。专著提出保育这种有着千年以上历史,但是容易被忽略的小型湿地生态系统,存在多种技术和政策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接着,专著以长江下游茅山地区的局地低山丘陵小流域为例,先后采用针对性适配的HSPF水环境模型,从源码层级改进的SW
本书是一本音乐批评学专著,从音乐的性质、音乐的历史演变与创作、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美感、音乐符号与音乐连接、音乐审美美育、音乐接受与批评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音乐是什么、音乐从古到今的演变规律及其创作心理过程、音乐对人的意义和作用、音乐的美感体现、音乐的符号特征及其连接功能、音乐的美育功能、欣赏者如何接受音乐作品、评论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十几万人死于心脏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对这一疾病并不了解,发生了类似的症状只是忍一忍就过去了,并不重视,是缺乏健康意识的一件事情。心脏病如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与现代汉语史共生共长、互文建构的历史。鉴此,本书以语言为核心参数,透过20世纪中国语言学家们的视角,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性:考察在20世纪的语法学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语言形式的规范性”,从而直接标记了现代汉语制度化的过程;考察在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
新格局下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四大新特征,一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正在从一中心向多元化转变,二是全球经济治理的范围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三是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制开始从国际向国内延伸,四是全球经济治理的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从碰撞、对话、互动趋向磨合。本书结合以上背景和趋势,讨论、分析了2021-202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未来
本书是对2010—2019年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案例的裁决进行整理,对案件当事双方的基本情况、主要诉求和法律依据进行梳理,整理出案件的争议焦点以及仲裁庭对案件争点的分析和裁决。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的争议焦点,包括程序性争议,如管辖权之争,以及实体争议,如公平公正待遇标准和征收等相关问题,为投资者日
本书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和内在机理,从实证层面构建了数实融合的指标体系,并对相关城市二者融合的情况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利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全书从多维视角、多个层面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规律,研究数实融合的模式、特征与问题,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