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二者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哲学为艺术产生新的观念形态,艺术为哲学打开新的精神空间。在跨界研究的时代,艺术和哲学的交融交锋将会激活新的思想。本书是中国学者就“哲学与当代艺术”所做的系列研讨的成果结集。
本书是一个关于兄弟易位、平行人生的故事。北漂人遭遇中年困窘,作者让主人公离京返乡,揭开一段童年寄养、兄弟易位的往事。“我所羡慕的你”竟是两人同样的隐秘心思,换位人生终在换位思考中和解。作者处理城与乡两种背景里兄弟俩的半生遭际,在大开大合的时空里探寻这代人的各种可能性;而万物终归一,在水落石出的人生起点,主人公触碰到生活
本书依托江苏省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隧道群、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太湖隧道和江阴靖江长江隧道等建设工程在品质、生态、空间和人文等方面的建设实践,重点梳理了隧道建设的历程,绿色隧道的内涵,绿色隧道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及绿色隧道的具体实践。本书可供国内外隧道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参考。
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是路内的小说处女作,奠定了路式小说美学的基础,是路内长期以来最受欢迎的作品。一九九二年,路小路被父亲安排到戴城糖精厂当学徒,他跟着师傅摆弄自行车摊、修水泵。一次意外,他爱上了心心念念的白裙子姑娘、厂医白蓝,他追在她的自行车后,想象着那是世界的全部……那时的路小路二十岁,有人长久地爱着他,也有人短
本书是作者善用琐碎、日常和混乱的当代素材建造构思考究、结构严谨、制作精良的长篇小说,近距离书写我们当下时代的境况。本书仅通过从国营工厂辞职出来,将自己抛入社会的青年路小路的一二年的生活,真实地捕捉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地上的种种变化,使得各类初代白领、文学青年的青春正茂的形象被记录下来。本书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而非故事
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知识界正在为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争论不休的时候,德勒兹却为尼采的思想所痴迷。他在1962年发表的专著《尼采与哲学》突然搅乱法国知识界的神经,开启了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这部专著可以与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三卷本巨著《尼采》相媲美,是20世纪尼采研究的巅峰之作。
在《同和里》奠定王承志长篇创作谱系之基石后,这部全新长篇小说——《过路客》将上海弄堂爷叔“野和尚”四五十年的顿悟人生故事,鲜活地展现给世人。“野和尚”是上海市井间一个小人物,恰如其名的落魄、花心、草根、狡猾,充满人生最原初的欲望,但同时,又有着真正来自底层的率真、血性、义气、不畏强权和百折不挠,甚至有几分不可捉摸的未卜
冬泳》是青年作家班宇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的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
《亡者归来》是尼古拉斯o布莱克的第九部"奈杰尔o斯特雷奇威小说"。奈杰尔慕名参观了大诗人罗伯特o西顿的美丽庄园,那里的一切都令他心醉。两个月后,他再次来到庄园,所感受的却是另一番心情。因为就在离庄园不远的幽静小河里,发现了一具无头尸体,与罗伯特o西顿传说中已经去世的兄弟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令奈杰尔感到困惑的,还有罗伯特
“那些无法赞美的”,书名取自作者的一首小诗。诗落脚于赞美,而最初的触发点是日常所遇的一些“无”,包括个人情感和坚硬世界中的无名、无形、无解、无力。书分四辑,涉及了一些无法赞美者,以及一些内心深处的赞美和必要的审视。辑一,为诗小说与散文诗。辑二,是古今诗思的交汇。辑三包括信件,包括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包括关于画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