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总报告和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为年度报告的核心和精华,全面深入论述在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引领下,新发展阶段如何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专题报告分为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和生态环境篇四大板块。综合篇内容包括坚持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对策与路径、深化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涉农财政资金使用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本书基于区域语言学的研究视角,考察苏皖方言处置标记的语义类型及共时分布,分析处置式的句法表现及语义特征,追溯多功能处置标记、特殊处置式的源流及演变。通过比较方言间的异同,揭示区域特征及其历时动因,为汉语处置式的深入研究和汉语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讲述: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建立于1967年,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虽然它在公民申诉、救济和监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明显的局限。由于它存在种种弊端,效果不太理想,从而导致国外学者对其关注不够,国内学者译介多于研究。然而,它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我国申诉、救济和监察等制度有着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基于传统文献学原文、转写、对译、意译四行对照的方法,在其中对译部分增加了语法标注,做到系统、全面、精细地描写鄂尔浑-叶尼塞碑铭的语言面貌,并对鄂尔浑-叶尼塞碑铭文献中的动词做了形态分析和描写。
本卷为2023年上卷。书稿汇编了19篇文章,分为基层协商治理研究、乡村治理研究、农村社会研究、乡村振兴研究、博士生论坛、书评6个专题,这些论文大部分是国家社科基金或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全的阶段性成果,书稿的质量有可靠的保障。
丁若铺(1762-1836)是朝鲜王朝后期的著名学者,以《经世遗表》《牧民心书》《钦钦新书》为代表的“政法三书”集中体现了丁若镛的经世思想。其中《钦钦新书》记载了中朝两国历代的犯罪案件,是目前已知的东亚传统判例集中唯——部同时记录两国以上案例的著述,有很高的史料与学术价值。《钦钦新书》收录并援引了大量的中国史料,包括十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北美环境美学基本问题。北美主要国家是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最重要。的确,国际环境美学的研究北美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的阿诺德·伯林特、加拿大的艾伦·卡尔松是两位代表性的人物。作为西方学者,他们的哲学观具有相当多的共同性,但对环境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环境问题的认识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与我上面说的学术立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今国际发展合作的核心任务。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国际发展事业面临十字路口。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发展倡议。作为
云南外籍人口数量位列全国第二。本书以云南为观测点,对三种类型的外国移民进行考察:一是跨越十余年,观察由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方式移民,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优势移民向“跨国摆渡人”转变的过程;二是以云南两所开设医学专业的大学医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南亚、东南亚留学生选择奔赴云南学医的动机与经历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学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所刊。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学刊(第12集)》。本集内容涵盖从先秦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包括關於甲骨著録書編纂的一些思考、漢代畫像與漢代人的倫理觀念、唐代德政碑形制考論、金元時期蒙求體蒙書考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