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险人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一直是伴随着保险行业的顽疾。在规范层面,我国的保险立法缺少被保险人保护的核心原则,且与被保险人保险金请求利益以及保险保障维持利益相关的制度亦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据此,本书从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切入,论证了被保险人权益保护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被保险人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引入域外的合理期待原则。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分析印尼的专著。其作者群体包括了当前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主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是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一本综合性、代表性著作。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根据整个丛书的体例,包括基本国情、重大专题和双
本书为韩国教育部全球韩国学新芽型项目(AKS-2020-ICN-225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是我社2021年7月即将出版的《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之续篇。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韩中两国之间就一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使臣往来。特别在朝鲜时期,伴随更为频繁的使臣往来,出于记录相关时间和空间的目的,
确定性乃税收三性之一,意指公民向国家缴纳的税收应是明确固定的。在现代税收法治国家中,税款之征收缴纳应是税收法治运行之结果产出,税收确定性品格离不开税法确定性原则之提倡与追逐。税法确定性原则系法律确定性原则之税法领域具体映射,可从不同维度加以解构,包括税法的明确性与稳定性原则、税法规范确定性与税法适用确定性原则之二维面向
本书运用会话分析、互动语言学、浮现语法等当代前沿语言理论深入探讨了汉语口语语法领域的诸多重要议题。全书理论思辨与个案分析并重,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论证精辟,创见迭出,贯穿新意:首先,该书首次提出“词汇语义学的浮现观”理论,从根本上阐明了语义的浮现本质;其次,以丰富案例有力地证明了多模态资源(譬如词汇、语法、韵律和身态手
本书收录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的学术信息。其内容目前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学”“海外新书评介”“书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采用“条目”加“按语”相互交融的著述体例,按照时间先后全面具体地记述1912—1949年间关于乡村建设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以还原历史的态度,保存了当时学界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观点,为当今的乡村建设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借
中西交流史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个领域,主要有“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研究方向。本书对近代早期欧洲刊行的“中国著述”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进行梳理,从书籍史、文化史的角度分析英国学人对此或赞扬或贬斥的回应之势,考量16-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英国的历程,进而探讨中国文化对英国的影响和作用。以古鉴今,对当下中英两国文化
本书主要考察了大冶方言的状态形容词、物量词、代词、程度副词、语气词、特殊语法成分、语缀等一些词法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句法问题,揭示了大冶方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一些重要特点。研究中,注重多边比较和多角考察,在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走进东北文学的微观世界,在东北作家个体系统中逐步发掘东北文学大系统的完整风貌,结合整体地域文学发展历史和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探寻东北文学自身特殊的运行规律,挖掘东北作家在文风不盛的基础条件下顽强而坚韧的文学探索精神。全书重点关注了20世纪以来的东北文学,在作家的选择中兼顾了时代性和多元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