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为什么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没人愿意回答,或别人不知如何回答,导致提问无功而返,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致使人际关系出现矛盾呢?其实,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提问没有逻辑。问题之间缺乏层次与递进,问句的意思模糊不明、重复啰嗦,或令人反感,致人不愿意回答;或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回答。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掌握提问的艺术与技巧,运用逻辑让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更加科学而巧妙。
《有逻辑地提问:知道你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一切》从逻辑的角度讲解提问的艺术,从实用的角度细致分析想要实现科学提问需要具备的能力,提问的基本技巧以及提问的常用话术,最终让你的提问变得合乎逻辑,让你的提问充满“威力”,使你一开口就给人留下好感,瞬间让他人打开话匣子,与对方实现高效的沟通。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正确的提问方法能让我们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占据优势。逻辑,就是我们正确提问的钥匙。
◆如何让多个问题有层次、有顺序?如何让一个问题清晰明了且没有漏洞?如何让别人无法回避你的提问?甚至,我们如何只凭提问就在博弈中制胜?有逻辑地提问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有逻辑,你的沟通交流将无往不利。
◆相信阅读,相信这本能够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
别跟我说洗脑术,这是逻辑提问!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好问的人,只是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提问每个人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提问。喜欢提问的人,不一定善于提问。当你的提问没有引起听者的积极回应时,问题可能出在你的提问上,而不是在对方的身上。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提问很重要,巧问更重要。难怪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是一位善于发问的人,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就是与客户之间的提问互动。他除了给客户提出建议之外,还经常提出一个又一个简单但极富洞察力的问题,例如,“你真正投入的生意是什么?”“你的顾客最看重的价值是什么?”曾有记者将德鲁克称呼为“咨询师”,但德鲁克纠正道:“我实际上是一位‘损者’,即喜欢直接问客户刁钻问题的人。”
提问并非新生事物,但提问的逻辑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诉说与邻居交谈时的痛苦:“我试着和他们说话,我确实尝试过。我问他们问题,却没有得到什么回答。于是我接着问,但还是没得到什么回答。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就像侦探审问嫌疑犯一样,而不像是在和邻居轻松地聊天。”
我听完这位朋友的诉说,先采取提问的策略,问他是怎样提问的。了解了他是怎样提问的以后,我对他说:“你的提问出问题了,确切地说,你的提问没有逻辑性。”为了让他明白提问的逻辑,我首先告诉他有关提问的几个最基本的逻辑:
第一个基本逻辑是:在寻求他人的解答之前,你得先了解、理解他人。怎样了解呢?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提出对方乐于回答的问题。一个聪明的人,永远会发问,他能通过积极的逻辑提问,掌握对方的相关信息,掌控与他人之间的对话进程,从而巧妙地对他人产生影响,牢牢掌控对话的主动权。
郑小兰,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学和成功学培训讲师。对个体社会心理现象与成功心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心理学及逻辑学界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她长期钻研国际著名思维专家曼哈姆的学说,学术上奉美国“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为宗师,同时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等人的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和潜能开发体系。
主要课程:《思维导图实战》《逆思维的六把金钥匙》《不要埋没你的潜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