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12章,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骨料,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防腐工程材料,装饰工程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简介。
《建筑材料(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采用了最新的标准和规范,介绍了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及其他成人高校相应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对建筑类具备高等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2008年,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组织了全国三十余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一批优秀教师,编写出版了本套教材。
本套教材以《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为纲,编写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基本知识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的编写方法,基本技能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文字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本套教材结合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在广泛的调查和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编写,在编写中紧密结合职业要求,力争能满足高职高专教学需要并推动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教材建设。
本套教材出版后,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和行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广大师生、读者的反馈意见,并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标准、规范进行了修订。第2版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职业特色,实用性、实操性强,重点突出,通俗易懂,配备了教学课件,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及二级职业技术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土建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由于时间仓促,也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指正,以便修改和完善。
第1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2 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1.3 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1.4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2.1 建筑石灰
2.2 建筑石膏
2.3 水玻璃
2.4 镁质胶凝材料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3.1 通用硅酸盐水泥
3.2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3.3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3.4 其他品种水泥
3.5 水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6 水泥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骨料
4.1 细骨料
4.2 粗骨料
4.3 骨料的检测规则
4.4 骨料的标志、运输和储存
4.5 建筑用砂石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混凝土外加剂
5.1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5.2 混凝土减水剂
5.3 混凝土早强剂
5.4 混凝土缓凝剂
5.5 混凝土引气剂
5.6 混凝土防冻剂
5.7 混凝土泵送剂
5.8 混凝土膨胀剂
5.9 矿物外加剂
5.10 外加剂的质量验收与储存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普通混凝土
6.1 概述
6.2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6.3 混凝土的强度
6.4 混凝土的变形
6.5 混凝土的耐久性
6.6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6.7 混凝土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建筑砂浆
7.1 砌筑砂浆
7.2 抹面砂浆
7.3 其他品种的砂浆
7.4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墙体材料
8.1 砌墙砖
8.2 砌块
8.3 轻质墙板
8.4 烧结砖的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建筑钢材
9.1 钢材的冶炼及分类
9.2 钢材的力学性能
9.3 钢材的工艺性能
9.4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9.5 钢材的强化
9.6 常用建筑钢材的性能
9.7 建筑钢材的验收和储存
9.8 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防水防腐工程材料
10.1 沥青
10.2 沥青基防水材料
10.3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
10.4 防水卷材的技术性能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装饰工程材料
11.1 装饰材料
11.2 常用的装饰材料
思考题与习题
第12章 建筑节能材料简介
12.1 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
12.2 建筑节能的基本内容
12.3 常用基本建筑节能材料
12.4 围护结构节能的基本技术潜力及措施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0.3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是生产和使用单位检验、确认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技术文件。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必须对材料产品的技术要求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规格、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准,以及运输和储存注意事项等方面,涉及的主要是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
按标准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的标准等均为强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1.标准的分级
根据标准的适应领域和有效范围,我国将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由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草案,报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部门审批、发布。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或行业标准化组织批准、发布,在某行业内的统一标准。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在当地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主要因为各地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条件,如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情况、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地方产品特色以及民族和地方习俗等。
(4)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由企业批准发布的标准,主要用作组织生产的依据。当有同一产品的高一级标准时,企业标准技术指标应高于高一级标准(如国家标准)的相应技术指标。
2.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1)国家标准的代号、编号。国家标准的代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布年代号组成。
工程建设方面国家标准代号为GBJ。
(2)行业标准的代号、编号。行业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各自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如:JC为国家建材行业标准代号,J-为建筑行业标准代号等。行业标准的编号组成形式同国家标准。
(3)地方标准的代号、编号。地方标准的代号由“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组成(推荐性标准加“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