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初步了解到英语专业语言产出能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复杂性、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实验,我们以语言输出为切入口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进行系统的基于语言输出的课程优化设计和教学改革。研究结果表明,以基于语言输出的英语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产出能力,符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人们对外语专业人才语言应用能力的需求。
刘春燕,博士、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英语语言文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任务型教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省级科研课题六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外国语》《课程·教材·教法》《外语界》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五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程设计的定义与本研究的必要性
1.3 基本思路
1.4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2章 输出假设及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2.1 Swain的输出假设及其实证研究
2.2 语言输出的后续研究
2.3 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的理论模型
第3章 二语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3.1 母语产出模型及其对二语的影响
3.2 第二语言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模型
3.3 二语产出与控制
3.4 二语产出中的影响因素与个体差异
3.5 小结
第4章 二语口语和写作的发展研究综述
4.1 二语发展指标:语言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
4.2 口语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研究文献综述
4.3 书面语复杂性、准确性、流利性发展文献综述
4.4 目前二语口语和写作发展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 语言输幽祝角下的外语课程
第5章 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与语言输出的关系
5.1 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与语言输出的关系
5.2 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5.3 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5.4 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第6章 我国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6.1 外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6.2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6.3 应用型人才的学习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
6.4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
6.5 小结
第7章 语言输出在英语教学中效果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7.1 教学设计——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7.2 基于语言输出的综合英语课的教学设计探索
7.3 小结
第8章 促进学习的多元评价模式探索
8.1 促进学习的多元评价模式
8.2 任务及任务型测试模型
8.3 基于语言产出的任务型测试指标:语言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
8.4 高校外语课程中的口头任务测试
8.5 高校外语课程中的写作任务测试
8.6 基于产出的任务型语言评价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普通高校学生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
第9章 口语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发展研究
9.1 研究设计
9.2 二语口语流利性研究结果与讨论
9.3 口语准确性结果与讨论
9.4 口语复杂性发展结果与讨论
9.5 小结和启示
第10章 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0.1 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假设路径模型
10.2 研究设计及工具
10.3 研究结果与验证模型
10.4 小结及启示
第11章 书面语复杂性发展跟踪研究
11.1 研究方法
11.2 研究结果
11.3 讨论
11.4 小结
第12章 书面语发展的个案研究
12. 引言
12.2 研究方法
12.3 结果与讨论
12.4 小结与启示
第四部分 基于语言输出的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第13章 准实验一:基于语言输出的综合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13.1 我国基于语言输出的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13.2 研究设计
13.3 效果评估
13.4 小结
第14章 准实验二:语言输出任务的多样性、反馈与课外学习指导
14.1 研究设计
14.2 教学实验设计
14.3 结果与讨论
14.4 小结
第15章基于语言输出的课程改革中的人文教育特征
15.1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15.2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15.3 提问策略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15.4 语言输出——帮助学生发现自我
15.5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发展
第16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16.1 本书主要发现
16.2 本书特色及局限
16.3 未来研究展望
16.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口语测试试卷举例
附录2 口语考试具体安排及评分标准
附录3 某被试口语考试前测、中测和后测的转写数据
附录4 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附录5 课堂环境认知问卷
附录6 写作测试评分标准
附录7 教师的部分周记
附录8 交际意愿问卷
后记
收起全部↑